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戊卷 第五十七章 乌纱帽 (第2/3页)
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部分实现柔性生产,而要实现柔性生产。那就必须推广成组技术。而要推广成组技术,那么针对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就要实现,零件的标准化规格就要制定。这种美军在二战时才开始运用的东西,中国现在开始推广并不算早并且很有必要。 杨锐花了好长好长的话语才让徐华封明白什么叫做大规模生产、什么叫做柔性生产、什么叫做成组技术、什么叫做分类编码系统、什么叫做零件标准化,徐华封听完他的话语,叹息道,“竟成,你的老师……太……。他一定是个天才!” 徐华封的表扬只让杨锐脸红,他尴尬道。“华封先生,这……我还没有说完呢。” “啊!还没有说完啊?”他惊异,“我都明白了啊!” “不是,华封先生。”杨锐手里拿着秘书送过来的文件,不好意思道,“这边还有一个事情工业部在做标准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他把手上的图片打开,指着上面的东西道,“这个箱子叫做集装箱,以后也是要推广的,所以工业产品的包装尺寸、船只的货仓尺寸、火车的车厢尺寸,还有码头的兴建都要提前考虑进去。当然,码头是运输部的事情,工业部只负责产品的包装尺寸、船仓车厢的尺寸就好了。” “集装箱?”徐华封不解,“这个箱子多大,难度是用来装货物的不成?” “正是用来装货物的,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搬运,加快物流速度,节省资金周转。箱子大概……这里有数据的,主要是两种箱子,一种五吨箱,一种十吨箱。高和宽都为两百四十三厘米,只是长度不同,五吨的长为一百九十六厘米,十吨的长则是四百厘米,以后若要有二十吨的,那长度将增为六百零五厘米。”杨锐的数据照抄出口水果时货柜的数据,在他看来,既然后世用这个尺寸,总是有些道理的。 “那箱子用什么做?”徐华封问道,他忽然感觉这事情应该是运部管的,“箱子要是能装十吨货,那码头的起重机能吊的起来吗?还有下了火车、轮船,那接来来怎么拉到工厂?是用拖拉机拖到工厂吗,现在拖拉机的马力够吗?还有公路,我们没几条像样的马路啊,还有箱子运过去之后怎么拉回来,这……” 徐华封提了一大堆问题,杨锐道,“起重机十吨完全没有问题,便是二十吨都能吊的起来;轮船到港、火车到站,剩下的就是货车的事情了,以现在拖拉机的马力托运十吨的柜子没有问题,主要是速度慢些,一小时只能走十几公里;公路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修一修,把工厂集中在工业园就好了,就行沪上那边一样;而箱子运输的问题,这不是单个公司做这些事情,而是整个国家来做这个事情,各个车站、码头的集装箱将统一调配,我们到时候可以建立一个调配中心,合理分配各地的运力和集装箱。工业部这边,在制定各项标准时,要把柜子的尺寸考虑进去,这样十年之后再推广集装箱的时候,那就不会造成运力浪费了。” “我明白了!”徐华封点头道,“你的意思是工厂包装出来东西,不但能装进去,而且还要不多不少刚刚装满,而且这个箱子放在船仓、车厢里,刚刚好能放得下,这就是你说的不浪费运力?” “对,就是这个意思。”杨锐道,“真要推广集装箱运输,那要十几年功夫不止,毕竟现在的轮船货仓的尺寸千奇百怪,货仓低矮些的,集装箱估计连进都进不去。要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淘汰那些旧船,但旧船没了,新船的尺寸也要合格才行。还有产品的包装尺寸从现在开始就要和集装箱尺寸合拍,不然运输效率将会减低。” “我明白了!”徐华封再次道,他今天似乎已经说了十几个我明白了。 “再就是这事情最好能暂时保密,等真正推广集装箱的时候再公布吧,我们要走在别人的前面。”杨锐最后小心叮嘱道,他的计划是二战前三十年代完全实现集装箱运输,但以后是不是真的从三十年代开始做。谁知道呢。 徐华封再一次说‘我明白了’,不过他好奇道,“竟成。这集装箱到底用什么做的?” “一般是用钢做的。”杨锐答道,“其实用木头也行,只是木头的承重不好,而且做出来的箱子比用钢的重。” “用……钢做?”徐华封错愕。“用钢能做的出来吗?” “能!”杨锐点头。从这叠文件中取出一张相片,或者不能说是相片,只是对相片的临摹,“这是我在美国的时候,看见美国人用来装柑橘的箱子,这便是用钢做的。” 徐华封拿着图片端详片刻点头,“还是美国人有钱啊,运橘子都用铁箱子装。” 杨锐被他说的一汗。而后连忙岔开,“华封先生。全国注册的三百多家工厂……不,这样太少了,还是把那些有锅炉或者有机器的工厂主也请到北京来吧。这些人能开工厂不容易,我们理应嘉奖,要封爵的就应该封爵,培训也不能省,再就是公私合营也要开始启动,不然让这些人自己发展实在是太慢了。” 公私合营的计划徐华封是看过的,他道:“要是大家不愿意合营怎么办?竟成,你是知道的,有些人巴不得能和官面的大人有牵连,但有些人则怕一旦公家股份进来,那工厂说不定就不是自己的了。” “我还担心他们会把公家的股份贪墨了呢。”杨锐哑然失笑,“真要是出了这样的情况,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好,万一秉公执法被人误传成是官夺民财,那世面上又要乱了。” “难道贷款不行吗?若是贷款的话,那这些工厂主或许就安心了。”徐华封道,他不明白杨锐为何非要搞公私合营,“我们平白无故的给这些人送钱,只会让他们心中惶惶不安啊。” “我也想贷款啊,可这些人能贷多少款?”杨锐苦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