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卷 第八十四章 怒吼 (第2/3页)
等国?”提尔皮兹开始有些愤怒,他感觉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一丝战争的紧迫感,“陛下,如果海军在战争中无所作为,那么议会和国民再也不会给海军一个芬尼!” “陛下,元帅说的很正确。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要遵守国际公法,哪怕英国人不遵守。”海军总参谋长波尔上将建议道。“所以我们可以进行潜艇战。但不是无限制的。” 总参谋长的发言获得在场诸人以及皇帝的认可,提尔皮兹却反对道:“就像情报上所说的那样,如果英国人用诡计把战船伪装成商船怎么办?” “我们可以让水兵们提高警惕。”波尔上将道:“而且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将会获得世界舆论的支持。” “那你怎么能知道,那些没有回来的潜艇是被哪一艘英国伪装船击沉的?”提尔皮兹追问。只让有些同意波尔上将观点的几个人深思起来。 “元帅,在圣诞节胜利到来之前,我们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并不恰当,为了防备英国的伪装船,你可以让水兵们两艘一起活动。一艘检查的时候另一艘戒备。”皇帝做了一个聪明的选择。 但如此讨巧的办法让提尔皮兹一阵心焦,总共就只有七十多艘潜艇,在商船单独航行的情况下,两艘潜艇同行只会让作战效率下降一半。可再想到皇帝给的时间期限以及潜艇部队正在训练的中国人所谓的狼群战术,提尔皮兹不由忍了下来,点头道:“是的。陛下,我将会命令水兵们时刻对任何商船都保持警惕。” 似乎为解决一件棘手的事情而欣喜。皇帝在马鞍式的椅子上挪了挪,“好了。我想接下来应该讨论了土耳其了……” 波斯坦宫讨论海军策略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杨锐才刚睡着。白天他不顾英法的抗议,最终对俄国人递送了撤军的最后通牒,据说接受通牒的俄国公使库朋斯齐根本就没有接通牒,谢缵泰只好将通牒防在俄国公使馆的桌子上,而后离开了东交民巷。 谢缵泰虽然很快就将自己对俄国人态度做了汇报,并推测俄国不但不会撤兵,反而有可能会再次进攻。其实并不要他的提醒,东北战区司令部已经在三天前开过了动员会并最终下达了作战命令,忍耐近两个月的李烈祖终于攥起了拳头,他准备最后通牒的时间一到,驻守于沈阳北面的清水台新城子的第六集团军就穿透俄军防线,将其围歼在由辽河和柴河所围成长的三十公里长,三十公里宽的狭小区域里。 此战推进的距离虽然短,但却是复兴军第一次机械化合同作战,为了获得作战所需要的天气,气象部队忙活了十几天才犹犹豫豫定下了这个可能晴朗的日子。不过在李烈祖看来,天气纵然重要,可即便是下雨自己也要趁雨攻击。 六月十五早上五点半李烈祖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窗外的天色,看到外面朦朦胧胧他心里一沉,但似乎没有听到雨声他有稍微放心下来。此时听到屋子里响动的副官马上按照他之前的命令报告道:“司令,气象那边说今日是阴天,有雨也会是小雨。” “很好!”李烈祖沉声道。“俄军那边呢?” “俄军那边并无反应,他们估计不会是把我们的最后通牒当回事。”副官回道。 “很好!”李烈祖再次说道。他忽然有些兴奋,俄军真要是撤了,那才是冤枉呢。“通知各部,马上开会!” 十分钟后,胡乱吃了几口东西的李烈祖盛装出席战前会议,看着司令官身着军礼服,左胸别着的那一排勋章,站立的各部队主官本就抬起的胸口又挺了几分,只等司礼官说坐下,这些人才整齐划一的坐下。之后便双手覆膝,目不斜视。 “中午十二点就是通牒的最后时间。离现在还有六小时零二十分,各部都准备好了吧?”李烈祖一开场就没有虚话。直接讨论马上就要发起的进攻。 “准备好了!”装甲第1师王世谦中将担任主攻任务的第六军三个师长还有空军俯冲轰炸机联队的秦国墉少将都不约而同的答道。 “命令昨天就已经下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要说的就只有一句话:此战务必全歼俄西伯利亚军团!”李烈祖厉声道,“这不单光关系到战车和飞机的保密,更是为牺牲的同志和百姓们报仇。请各部穿插敌阵后不要停留,务必以最快速度渡过铁岭县城北侧的柴河,直到占领平定堡为止。要记得的,我们要打歼灭战,要打大歼灭战!” “是!长官。”诸将再次喝道。司令官的想法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只要油料足够,协同部队能跟的上,突击兵团还想一鼓作气杀到六十公里外的开原。 “很好!”李烈祖对诸将的反应很是满意,站起身向诸位敬礼道:“同志们,胜利!” “胜利!!”几个人敬礼之余也这么重复道,而后一个个走出了作战室。虽然命令都已经下达下去了,但这些人或骑马,或坐车,全都急匆匆往自己的指挥部赶。 装甲1师三天前一收到作战命令就准备好了。每一辆战车都仔细检修了一遍,一个多月的撤退使得那些易损件寿命耗尽,三天的时间足够将其全部更换,战车本身也扫除了连日来的泥泞。露出表面的迷彩本色,弹药油料都准备妥当,可以说全师已一切就绪。就等命令了。 离营地几公里之外,王世谦就顺着风听到了柴油机的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他不由庆幸部队是处于下风,不然俄毛子听到这个声音怕是要起疑了。汽车沿着压出两道深沟的土路摇摇晃晃的开往指挥部。也幸好这车是四驱,马力也大,不然大雨过后还显泥泞的道路凭这橡胶轮是怎么也过不去的。沿着泥土路走了十多分钟,王世谦才回到司令部。和忙碌检修加油上弹的士兵不同,司令部内等候的军官们很是悠闲,只等听见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