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庚卷 第四十章 跑了 (第2/3页)
伟却听妻子说有客来访,入内一看原来是旧友刘思复。 “思复兄!”黎民伟看到来的是刘思复很惊喜,这位当年可是个革命英雄。不过一会他又想到了他来的原因,当下皱眉道:“思复兄,这红花岗举义的电影,公司里……” “不,不是。民伟你误会了,我此来不是为红花岗一事。而是现在股市不景气,晦明学社的钱也亏了不少,你们电影公司挣钱快,是不是能让我们投些钱进去。等电影拍成了好分些钱。”刘思复早年醉心暗杀,因而面目受伤,左手五指全毁,可现在则在沪上组织了一个晦明学生。招募学生进行工读互助,不过虽说是工读,可沪上物价极昂。那些学生很多时候都要靠学社接济,所以在张静江的建议下。学社里的钱投到股市里去了,可不想…… 没想到刘思复是来商议投资的。黎民伟当下道:“这没问题,可是,”他又想到电影局的那部大明劫了,那片子年底就要上映,一旦上映,必定万人空巷,比俘获日舰比睿还要轰动,这时候没人敢拍新电影。他只好道:“思复兄,短时间可能不行,京城电影局又要出新片子了,而且这次出的片子还非同凡响,公司里原有的计划我看很有可能会更改,以重新写一个故事拍。这样吧,要是故事定下来,我再找您如何?” “那要多久?”刘思复听说要缓期,再想到过几个月就要揭不开锅的学社,很是不安。 “这……,这我也不知道啊,最少也得三个月吧。思复兄,你若是要救急,拍电影可是不行的,现在电影越做越精良,新民公司虽说是小本经营、只拍短片,但从花钱到收回钱也要有半年时间啊,这还得电影卖座、一切顺利才行,要是像去年那两部短片一样,拍出来不卖座,那可就……” 黎民伟说着拍电影挣钱的难处,不过刘思复听到他说收回钱要半年时间,顿时就死了这条心,他起身告辞刚出门,从里头追出来的黎民伟就把一个布褡裢塞到他手里。刘思复知道那是一袋子银元,本想推辞,可盛情难却下,只好揣到怀里回去了。 刘思复是同盟会的元老会员,但他在加入同盟会后却与诸人渐行渐远,到最后就不再认同孙汶的三民主义,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他宣称自己主张社革革命和大同主义,要建立一个无国界、无种族、无人我界、无贫富、无尊卑、无政府、无法律、无纲常的平等自由大同社会。这种思想细究起来,还是由因苏报案逃到法国的吴稚晖宣扬起来的,他办的天义报主要宣扬无政府主义,那些报纸寄到国内,影响了一大批人,刘思复就是其中之一。 革命之前,同盟会也支持无政府主义思想,因为俄国虚无党人推崇暗杀,而暗杀又是同盟会的最佳利器,但在革命之后,中国国势日上,最后居然一战而胜俄国,再战而胜日本,革命青年们的革命迫切性大减,更有很多人认为国家将由此崛起,很多都报考公务员去了。可刘思复却感觉革命远未结束,但他也不会再行刺政府要员。在他看来,如今的革命不再是刀枪的革命,而是思想的革命,这思想的革命只能从教育入手,这便是晦明学社组建的初衷。 刘思复回到学社之前,老革命家吴稚晖已在学社的油灯下等候半天了,听着一片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吴稚晖猛然想到了十二年前的爱国学社……,他看了同来的朱执信一眼,道:“既然大家都饿了,那我们就先去外面吃些东西吧。” 吴稚晖如此说,莫纪彭、郑彼岸、黄涓生、华林、袁振英、区声白、黄凌霜等人欣然起身,却不想学社的另类女社员杜雯说道:“大家还是等思复同志回来再一起去吧。他要是没吃饭刚好和我们一起去吃。” 杜雯一提刘思复,站起身的诸人想到出去筹款的社长。顿时又坐下了,一直等到八点钟。刘思复才回来。看到来的人是吴稚晖,刘思复打招呼后便将吴稚晖带入书房。喝了一大口茶水,气喘吁吁的刘思复看着吴稚晖诸人道:“敬恒先生、执信兄,两位此来,还是为上次的事情吗?” “上次的事情?上次什么事情?”吴稚晖打着哈哈,满脸是笑,“思复啊,你既然不想加入中华革命党,忠山先生是绝不会勉强的。这一次来。实是为了另外的事情,我们啊,有一些相熟的同志,也想像你们一样进行工读互助,不知道你是不是可以相帮啊?” “你们也要工读互助?”刘思复有些吃惊,但他没有多想,只感觉吴稚晖找对了人。晦明学生能组织学生工读互助,自然对沪上各大学堂的情况一清二楚。这工读互助,说白了就是一边去各大学堂旁听。一边找零工养活自己。沪上大学堂最负盛名的就是同济大学堂,它校区大、课程多、洋教授多,对旁听生也不似其他学堂那样排斥,唯一的不好就是他在黄浦江对岸。来往都要坐渡轮,而且很多课程都是德语课程,没有基础的人根本听不懂。 看到刘思复这么惊讶。朱执信眉心突然一跳,幸好刘思复又道:“友爱互助乃晦明学社恪守之精神。诸位既然要思复帮忙,思复定当尽心尽力。” “好!我先在此谢谢思复了。”吴稚晖道。他来之前就知道刘思复会帮忙。但听他答应还是松了口气。说完正事,吴稚晖又下意识的扯了别处,他道:“思复,现在报纸上都对大夫士议论纷纷,你对此如何看啊?” “另一种愚民之术罢了。”这段时间报纸上热烈讨论的大夫士刘思复也有所关注,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对什么大夫士极为不屑,只是晦明学社名声不张,他的文章也登不到大报上去,所以很多话只能在自己的内部刊物上说,很是憋屈。 “说的对!”吴稚晖抚须笑道,“这杨皙子可是杨竟成的心腹的,还是什么稽疑院的议长,复兴会那班人推到了儒家,而今要弄一套法家了。” 吴稚晖言之有理,刘思复只是道:“革命的时候是一种说辞,革命之后又是另外一种说辞,复兴会那些人啊,可真的忘记当初革命的理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