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上版本的反思怪 (第1/2页)
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荒岛求生第174章上版本的反思怪苏哲立即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否则以后就有可能被翻旧账。 但很可惜,其他嘉宾们,包括情商极高的王耀宇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甚至王耀宇还试图打圆场,缓和气氛: “每个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正常啦!其实每个民族都是伟大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而沮渠和万俟看到苏哲的态度,反倒收敛了许多,说话也注意了,不太敢得罪苏哲。 毕竟汉匈谁更牛另说,但圈内地位谁更高一目了然。 苏哲也就坡下驴: “我和王老师一个看法,尊重是相互的嘛。” 他也不想闹得太僵,反倒显得他咄咄逼人了。 但哪怕如此,整个午餐时间也变得尴尬起来,所以才没有留下多少能用的镜头。 直到饭后,王耀宇才换了一个话题: “讲讲电影拍摄期间的趣事呗!” 三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苏哲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慢慢搞懂了这部电影的结构—— 主角存在各种缺点,经过一系列事情后,改变了自己,完成了人格升华。 非常典型的剧本结构。 比如夏洛特烦恼,就是这种结构,夏洛一开始有各种问题,经历过重生后,明白了马冬梅的可贵,好好地过日子。 还有爱情呼叫转移、情圣等电影。 但这种电影结构,一般用于批判某种现象,比如以上三部,都在批判中年男人不好好过日子,嫌弃发妻,试图告诉他们: 重生、艳Y,都没有好下场;校花、美人,都不是好人!只有发妻才是真心爱你的。 那《狼的信仰》用这种电影结构,试图批判什么? 苏哲听来听去,只听到对华夏文明的批判—— 姜帆饰演的主角是华夏人,存在各种毛病,而这些毛病并非他个人的问题,是民族的共性问题。 他身边的华夏人也都存在各种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够拯救他。 这时,他来到了国外,中亚匈奴人的聚集地,被匈奴人救赎了,改变了本性,意识到匈奴人代表的狼信仰更加高级。 这就不是两个匈奴人的问题了,而是电影整体立意就有问题。 这让苏哲放下了对沮渠和万俟的怒气。 因为这是一部华夏电影,投资是华夏的,公司是华夏的,原著作者是华夏人,主角也是华夏人。 匈奴人只是枪而已,本质问题是电影的“反思”属性,从上个版本一路流传下来,还包括夏令营、下水道等知名谣言。 苏哲不反对反思,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体制都不可能完美,反思有助于不断提高。 但不能借反思之名骂人啊!更不能胡扯! 曾经这玩意儿很受追捧,但现在版本变了,再拍这玩意儿,不是找骂吗? 小规模点映,在媒体那里,或许还能得到好评,毕竟媒体人的cao守众所周知。 反倒是普通观众,对于这种问题更加敏感,等到大规模上映,不引起反弹就怪了! 想到这里,苏哲打定注意,一定不能和这部电影产生任何联系,就干脆躲到厨房里,和芦晓敏一起准备晚餐。 meimei俞祥秀也像跟屁虫一样,跟在苏哲身后,一起溜达进厨房。 这终于让气氛正常起来。 芦晓敏看见两人,觉得年纪轻轻的明星肯定不懂庖厨之事,就安排了最简单的工作: “苏哲,你择菜吧。meimei去洗菜!” 苏哲点点头,俞祥秀就凑在他身边,啥也不说,就挨在一起洗菜,不时露出傻笑。 这些平和的镜头终于保留下来了,呈现在正片里。 弹幕纷纷笑话俞祥秀: 【meimei成小迷妹了,眼睛一直盯着苏哲。】 【如果不是会演戏,她和普通的追星高中生没什么两样嘛。】 【还是苏哲魅力太大了,之前许多季,来了那么多明星,meimei都很正常。】 【哈哈,他俩和我在家一样,笨手笨脚的,被老妈赶去做点杂事。】 苏哲帮忙洗菜、择菜后,发现芦晓敏还在忙,就拿着洗好的土豆问: “晚上要炒土豆丝吗?我帮忙切吧。” “行,先切好泡水里吧。”芦晓敏点点头,吩咐俞祥秀,“meimei,去找擦丝板……” “嗯。”俞祥秀乖巧地跑到柜子旁,刚找到擦丝板,一扭头,就看到苏哲已经将土豆放在了案板上。 “不用,用刀切更快。” 苏哲随口说了一句,就拿起菜刀,快速切起来。 菜刀剁在案板上,不断发出哒哒哒哒的声音,土豆十分听话地变成一样粗的细丝,将俞祥秀看傻了。 苏哲的刀工只是中级,做不到在食材上雕龙绘凤,但正常的切菜技巧,却像十年老师傅一样熟练。 芦晓敏听到悦耳的切菜声,也不由转过头,震惊地看着苏哲: “你还会切菜?” “瞧您说的,谁不会切菜?”苏哲大笑,“我又不是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