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青春片记录,娱乐圈权势 (第1/3页)
第272章青春片记录,娱乐圈权势 《不能说的秘密》首日票房破三亿,在华夏影史可以排进前二十,成为今年暑期档最火热的电影。 而且无论是购票软件、某瓣等大众评分,还是影评人、自媒体等专业评价,《秘密》都高得离谱。 这预示着长线销售会持续火爆,不会出现某些流量电影断崖式下跌的窘境。 所有参与人员都兴奋极了,哪怕是最有信心的苏哲,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毕竟前世的《秘密》只有两千多万票房,他哪怕对自己这一版的质量有信心,也不敢咬死了一定能大赚特赚。 现在他总算可以放心了,默默复盘: 首先,这一版的《秘密》在原片的基础上,演技、风景都大幅升级,逻辑更顺了,提升了一定的质量。 其次,口碑营销激起了大众的观影欲望,对苏哲的信任又进一步让他们可以放心购票。 ――周董的名气比苏哲更大,但在电影圈的口碑或许是负的。哪怕是他的粉丝,都觉得他演技一般,更别说这还是他导演处女作,大部分人本能地不信任他。 相比起来,苏哲的编剧和演技都受到了大众认可,虽然也是电影处女作,但信任度远远超过了周董。 但是,以上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最关键的是―― 时代。 “生在好时代了。”苏哲感慨着。 江友亮正在向他汇报着票房信息,听到了他的感慨,夸赞道: “苏总,你太谦虚了,《青春时代》同天上映,这还没破亿呢,说明不是时代的功劳,是你的功劳!” 苏哲调侃: “怎么,米国职场也要学拍马屁吗?” “哪国人不喜欢听好话?”江友亮笑道,“和国籍无关,关键看老板,在苏总这儿就不需要,全靠本事。” 苏哲哈哈大笑,又摆摆手道: “不用捧我,才历史前二十,在票房上升期取得这个成绩,有什么可炫耀的?” 和电视收视率不同,这玩意儿每年都在下降,甭想着破以前的纪录,能维持就不错了。 但电影票房每年都在增加,往年的记录放到现在狗屁不是,破纪录便只能算趁势而为,沾时代的光而已。 苏哲很清醒,根本不把前二十当做什么荣誉。 但江友亮却提醒他: “暑期档虽然是前几的档期,但主要是时间长,总票房高,单日票房还要看新年档。” 苏哲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排在《秘密》前面的电影,若有所思道: “好像都是新年档的电影,还有米国的电影?” “对。”江友亮打了一个响指,得意地说,“《秘密》已经成为了暑期档首日票房的冠军!” 苏哲不由点头,心中满意: “多少也算个记录了,对了,明天的排片怎么样?” 江友亮兴奋地伸出六的手势: “明日排片60%!今天的上座率太恐怖了,接近80%,远超其他电影的13%,院线不傻,不用我们说就安排好了。” 苏哲也不由地感到激动: “那票房还会涨吗?” “明天周六,现在网上口碑发酵很快,不出预料的话,明后两天的票房将达到巅峰!” 江友亮兴奋地说着,又提醒苏哲: “但《秘密》占了太多排片,要小心同档期的直接竞争对手抹黑我们。” 苏哲也警惕起来,哪怕他有反黑符,但电影刚上映的窗口期太重要了,哪怕后来反黑成功,也一定会影响票房。 那可都是钱啊! “加强戒备,尤其要盯紧《青春时代》,他们恨不得我们死。” 苏哲想的没错,《青春时代》确实是最大的受害者―― 由于同档期出了一只深水巨鳄,他们的上座率只达到20%,比大盘好,但远远比不过《秘密》,排片就被院线降低至18%。 这比大盘上的其他电影好多了,很多电影被砍光了场次,只能来个院线几日游了。 但那些电影本来就没什么水花,更没有野心,不像《青春时代》,聚集了两大流量,野心勃勃,自信满满,一直想冲击10亿票房。 现在正撞上《秘密》,首日只有7000万入账,排片还被砍了,后续的票房怎么办? 制片人急得火急火燎,主演叶泽鸿和周佳敏也很难受。 尤其是叶泽鸿,他一直自诩新生代第一,认为自己的圈内地位比苏哲更高。 当然,他也承认苏哲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对手,能够和自己相提并论,但至少自己要领先一些吧? 可为什么他和周佳敏加起来,都比不过苏哲一人呢? 《秘密》的女主巩曼,可是毫无名气的新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