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国宝回家,《青花瓷》传世 (第1/3页)
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荒岛求生第363章国宝回家,《青花瓷》传世苏哲决定录制《国宝季》最后一集后,所有老粉都无比激动,在还没开播的直播间里欢呼雀跃,热烈讨论着: 【苏哲终于回来了,这节目没他不行。】 【其实柳禾珞、杜承辉都挺有趣,综艺感很强,但他们压不住某些人,全程都很拘谨。】 【好想听新歌啊,苏哲一去拍戏,就不写歌了。】 【今天怎么都得让他写新歌!】 此时,一直暗中追踪、评估的专家组看到这些弹幕,不由感慨: “前面几期正好做了对照组,证明了谁才是灵魂人物。” “哎,文传协一点都不在乎收视率,在国内有兜底就罢了,但去了外面就没办法了。” “那个任务,不然就推荐苏哲吧。” 专家们还在讨论着,直播终于开始了。 这一集作为本季收官,展出的国宝除了一些国内文物外,还郑重介绍了一个人—— 施德泉。 他是一名中年男子,看起来很普通,却是公益组织“国宝回家”的负责人,通过拍卖、追索、协商等方式,让许多流落在外的国宝返回国内。 这一次,他带来了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宣布了一项合作: 大英博物馆拿出部分华夏文物,在国内交流展出;而故宫博物院也用一部分文物进行交流。 【交流展出?亏我以为大英博物馆转性了,要归还文物呢!】 【呸,归还?不要高估了昂撒匪帮的品行。】 或许“国宝回家”组织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很可惜,观众们都觉得很恶心。 观众们怎么评价都可以,嘉宾们却只能礼貌地鼓掌。 苏哲也跟着意思意思,内心却感到十分憋屈: 大英博物馆占了我们2.3万件文物,一件都没归还,如今拿出来交换展出,咱还得感谢他们? 弹幕也感到憋屈: 【气死我了,洋鬼子还觉得这是友善行为吗?这就是打脸啊!】 【哎,甭管怎么样,能回来看看也是好的。】 【大英博物馆里,华夏文物展览时连保护罩都没有,随手可摸,坏了怎么办?而且他们管理不善,偷盗频发,别把咱的宝贝丢了!】 【不安全?要我说,咱干脆找人偷回来!】 【如果我从大英博物馆将文物偷回来献给国家,算自首吗?能减刑吗?】 苏哲看到这个弹幕差点笑出来。 他当然不建议用这种办法,哪怕是自己的东西,偷回来也显得太下作了,失去了堂堂正正的师出之名。 但听起来确实挺解气的。 也有观众提出更现实的手段: 【不然还是花钱买回来吧,别让洋鬼子糟蹋好东西了。】 【不行,国外会囤积居奇!如果只凭借高价回购方式追还文物,将是一项不堪重负的工程。】 【而且凭什么啊!被抢走了再花高价买回来,这不成赎金了?更憋屈了!必须是亲自送回来,还要承认错误,真心道歉!】 【不止是经济账,只要我们花钱买了,就等于认可当年的抢夺合法。】 嘉宾们看到弹幕讨论,都觉得很郁闷,没什么心情活跃气氛了。 所以这一环节后,节目组决定休息片刻。 施德泉走到苏哲一旁,苦笑道: “是不是都觉得这个交流挺恶心人的?” 苏哲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竟然敢于承认,笑了笑: “观众们心直口快,你别放在心上。” 施德泉听到“心直口快”,无奈地摇摇头,叹道: “我知道大家觉得恶心,但努力推动交流展出,就是想保持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只要大家记得流落在外的‘游子’,一直保持无偿归还的呼声,就能产生压力。” 可呼声对强盗有用吗? 施德泉很坚定: “或许这种坚持可能无功,但放弃注定一无所有。而且这是我唯一能做的,剩下的就要靠国家的强大了。” 国家强大了,再有强烈的呼声,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苏哲这才明白他的用意,肃然起敬,称赞道: “施老师用心良苦。” 施德泉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后,才说出来意: “苏老师,你的歌曲特别受欢迎,如果你为此写一首歌,一定能让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