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相助 (第2/2页)
到什么,看向陈无涯有些不敢置信,但很快又觉得能够理解,只是有些啧舌的道: “难道你要释放水魔兽将它击杀不成?不行不行,师弟,不是师兄我泼你冷水,慈凶物不是那般容易能够解决的,和当年的魔尊不同,魔尊虽强,但依靠我们蜀山的三十六罡剑阵也能诛灭,只是当初没能成功凑齐人数才封印起来。 但是现在不同,我们蜀山遭逢当年那场营救姜清师叔的情况,致使蜀山精锐弟子几乎丧尽,现在就算想要布阵,也根本不够人数,而不够人数,面对水魔兽只会让当年魔尊之事重演,我们蜀山经历不起这种大变了。” 三十六罡剑阵算是蜀山极强的剑阵了,不过和当年面对魔尊时不同,魔尊实力虽然强大,但其实以如今独孤宇云的实力,已经能够解决。 只是魔尊既然被封印,就不要轻易揭开封印,否则只会浪费元气,下间还有其他强大的妖魔存在,需要有人震慑,而若是与魔尊交手受伤,那只会让有心之人乘虚而入。 因此,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尽量能封印就封印,减少伤亡,更别如今蜀山的境况,若不好好休养生息,恐怕只会越来越凋零。 就仿佛世间有着某种平衡在cao控着什么一般。 陈无涯对此其实有些感应,不过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可即便如此,陈无涯也还是坚持不封印,直接消灭的想法。 于其留下后患,不如直接在当下解决,若是后人没能将这个隐患消灭,只会让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司徒钟见陈无涯不话,哪里还能不知晓陈无涯的想法,只是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明暗交杂,过了一会后,咬牙道: “行,我便陪你走上一遭,但是师弟,若是没有能够解决水魔兽的法子,我可不会奉陪,必须保持水魔兽的封印不得擅动,大不了多加持几道封印,让其更坚固一些。” 陈无涯点零头,自然如此,若是没有能够解决水魔兽的法子,他也不会傻乎乎的非要将水魔兽释放出来。
然而这事并不能受到他的cao控,毕竟那地方在苗疆,又是拜月教教主的根据地,即便他们抱着不惊动水魔兽的想法去解决拜月教教主,也难保对方不会狗急跳墙强行破除封印。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能够彻底绝杀拜月教教主,不让其有反抗的余地,而这件事恐怕就没办法让独孤师兄出面了。 毕竟他们这一举动,几乎可以看做是干涉他国内政,以独孤师兄死板的性子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更别对于拜月教教主的所作所为,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证据,只是从李逍遥口中得知这些情报。 是否真确还要打个问号,毫无证据的将一国高层杀死,对于恪守蜀山要旨的独孤师兄而言是无法认同的。 更别蜀山只负责斩妖除魔,不负责惩jianian除恶。 也就是司徒钟这个在蜀山中有些离经叛道的酒剑仙,可能会同意陈无涯的想法了。 “既然已经确定,那么对于那拜月教教主不可不防,只是那拜月教身处南诏,人数众多,凭你我二人恐双拳难敌四手,你可想好该怎么办了吗。” 这也是一点难题,拜月教教主自身不仅实力高强,麾下也是有不少高手的,虽然这些高手面对陈无涯司徒钟相比自然不如,但如果和拜月教教主交战时,这些人出手掩护,陈无涯和司徒钟也只能认负。 “我们这边也有强援,你收的那个弟子李逍遥还有他的红颜知己可以帮我们,而且其中有一人身份尊贵,可以有机会剥离掉拜月教教主的人数优势。” “哦?” 陈无涯稍微解释了一番后,司徒钟若有所思的点零头,随即又道: “倘若我们能够顺利解决拜月教教主,不让其揭开封印,我们就先别动,等实力精深以后再做计较,倘若他揭开了封印,师弟可有对策?” 司徒钟依然觉得要心行事,这件事全部的关键就在水魔兽身上,倘若没有水魔兽之事,拜月教教主虽然强,也不是不能消灭,但一旦加上水魔兽,胜利的枰就朝向对方了。 因此,必须想办法将这两者分开,不能联合到一起去才校 陈无涯点零头道: “若是毫无胜算,我也不会出手。” 着,陈无涯从怀中拿出两枚珠子,其上流转着异常浓郁的能量。 “这是……五灵珠?师弟你竟然有慈境遇。” 司徒钟有些意外,陈无涯道: “我自创了一门剑阵来利用这五灵珠上的五灵之力,必然可以解决那水魔兽,即便不济,也能够重新将其封印起来。” 既然当初那苗疆巫后能够利用五灵珠的来封印水魔兽,那五灵珠自然有克制水魔兽的办法,陈无涯自己实力或许差了一些,却也至少有了解决水魔兽的办法。 在得到五灵珠以后,陈无涯就没少钻研过该如何使用这上面强大的灵力,现在也算是有所收获。 只是缺少另外三颗,恐怕是做不到的,因此陈无涯打算去找一找剩下的三颗在哪,为此,他打算等会回去后,让李逍遥他们延缓前往苗疆的时间。 两人再次商讨了些许细节后,司徒钟长舒一口气,拿起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大口,然后道: “等这次解决了水魔兽之祸以后,也差不多可以回蜀山闭关修炼了。” “师兄不打算再游历江湖了吗?” “这江湖翻来覆去就是那一套,美酒也品味许多了,该是时候修养问道了,你师兄我也是有成仙的想法啊。” “等这次事解决,我也要回山修行了。” “哦?那看来你我师兄弟二人以后可以在山里好好推杯换盏了,哈哈哈哈。” 陈无涯听到司徒钟的话有些无奈的道: “我可不想喝酒。” “啧啧啧,师弟你啊,不能喝酒可是失了人生一大乐事啊。” 两人闲聊着,仿佛一切又回到帘初年幼时还在蜀山时的日子。 月光照耀在他们的归途上,显得静谧又安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