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 无字之碑 (第1/2页)
衣带环佩,摆荡摩挲,间有脆响,空灵入耳,阮玉书一袭白裙,抱着古琴,缓步走下高塔,踏入场中,神情清冷,不显高傲。 行礼之后,她跪坐于地,将“栖凤琴”右尾左置膝上,与刚才孟奇的悠然自得,洒脱写意相比,多了几分沉静,仿佛跪坐之处非是密布尘土的地面,而是月华照耀的仙宫,干净而纯粹。 她一举一动皆是清冷自若,让众人慢慢收敛起适才的感官,心神平复,静等琴曲”。 “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孟奇暗自感慨。 左手按弦,右手轻挑,一声长空雁鸣般的琴音拉开了如画的曲卷。 随着阮玉书的弹奏,孟奇脑海里慢慢了似乎出现了秋高气爽、云程万里的景象,与眼前所见万里碧空相得益彰,琴中有景,景中有琴,舒旷高远,心胸自阔。 流畅舒缓的曲调里,间有鸟鸣,似有一只只飞鸟盘旋于空,或斜飞,或环绕,流连往复,衬托美景,宛如真实。 孟奇感觉真实之际,眼前忽然一花,一只只奇鸟从林中飞出,盘绕回环于阮玉书上方,啾啾之声间有耳闻,与琴声描述别无二致 琴声渐幽,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副秋高美景尽入脑中。 潺潺流动的河水愈发舒缓,镜面一样的平湖更加清澈,终于倒映出了蓝天白云,朝日飞鸟,水中有天,天中藏水,美不胜收,仅是普通琴谱和自身意境,竟有天人相合之变 曲意渐弱,飞鸟归家,一只只落下。栖息于凤琴之旁。 余音袅袅,绕梁不绝,百鸟齐鸣,流连忘返。 自然之道,心境之显,旷远幽静,天人化生。 良久后,老皇帝才感叹了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不愧为琴心天生” 王载微眯眼睛。似乎还沉醉在秋高气爽,鸟雁回环的美景中,沉浸在旷远豁达,宁静自生的感觉中,低声道:“清冷旷远,秋高舒怀,引百鸟飞舞,领湖水映天,今日无人能出其右也当真是一曲平沙雁。天涯何处无知音” “于她而言,天人合一已是触手可及,果然琴心天生”孟奇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 此曲之后。再无人敢于下场。 “琴棋书画之道,以阮家玉书为首,诸位卿家可有异议”老皇帝环视众人。 毫无疑问,没人反对。阮玉书顺理成章夺得第一道题目的魁首,得赐御酒一杯。 老皇帝摩挲着扶手,微微笑道:“第二条题目者。道理文章,自身之路,诸位既是英才,总对天人之理和自身道路有所思考,亦都是悟性过人之辈,朕有一件异宝,曰无字之碑,让众位感悟,看谁所得更多。” “无字之碑”周围世家子弟朝廷重臣皆是震惊,发出了一声声低语,就连皇帝周围的政事堂众人和崔清羽等大人物也略微动容。 孟奇野路子出身,见识上多有短板,只能拿疑惑的目光看向王载。 “无字之碑乃一桩异宝,传闻是上古天庭之物,某种程度上接近神兵。”王载先概括而言。 “神兵”这听得孟奇颇有张口结舌之感。 王载娓娓道来:“仅是价值而言,并无相应威力,不能做攻击之用,亦可能被常人损毁,但若自身修行初窥门径,结合所得,观此无字之碑时会有感悟,或将一身武功融会贯通,或悟出至理,圆满心境,如果境界和积累足够,甚至能直接创出神功。” “昔年本朝伐康,攻破郢城,得了天子之剑,太祖结合剑上所含人道功法和本身惊世书内容,观无字之碑七天七夜,终于将两者融为一体,自此有正常惊世书与人道惊世书之分,惊世八剑亦衍化出一门皇道剑法,后者在众生之力的加持下,修炼更快,威力更强,甚至阻碍更少,渐渐成为皇室主流。” “而皇室也从此不缺半步法身的强者。” 难怪赵警世被魔师击败,心灵受创,依然能慢慢恢复,成为半步外景孟奇顿时恍然,接着欣喜涌上心头,感悟是咱的强项啊在场之人谁感悟过“如来神掌” 呃,玄真打开眉心祖窍后,说不得能够一观,但也不是日日感悟这些事情没有影响孟奇的心情,不仅仅因为此乃自身强项,而且若能悟出什么,说不得对自身修为有好处,甚至获得大量善功 震惊之后,周围之人皆目光灼热,跃跃欲试,“无字之碑”乃皇室秘宝,价值连城,从不让外人观摩,今日皇上真是大手笔啊,此次琼华宴必将铭记史册 他们不再害怕丢了,输了没关系,只能感悟出点什么,说不得能受用一生 见孟奇脸露欣喜,王载呵呵笑道:“小孟,有把握准备下场” 老是苏贤弟苏贤弟的叫,显得生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