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节 周亚夫致仕(1) (第1/2页)
刘彻与晁错这一谈,足足谈了一个下午,直到将他心中所设想的九级官员等级制度与配套的政策基本讲清楚,才让晁错回去。 而这九级制度,除了斗食、有秩、县道、郡级之外,其他五个等级分别是:州郡、国级、王侯级、三公以及一个特殊的元老。 各级别待遇,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州郡级的待遇,就已经足以让人疯狂。 州郡级官员,地位比照关内侯,赐给食邑和封号,有参与大朝议、上书议政之权,更享有丰厚的致仕待遇。 这一级别的官员,已经可以享受退休后由国家全权负责养老的待遇。 其佼佼者,更可以在致仕之时,评定功勋后,由皇帝赐给元老身份的荣誉。 国级就更了不得了,其地位比照食邑一千户的列侯,除大不敬、谋逆以及其他重罪外,当其触犯其他法律时,享有豁免权。 假如要逮捕他,必须由廷尉先奏请皇帝,由皇帝批准才可以实施逮捕。 王侯级,就完全比照国家领导人的待遇了。 其致仕,必为元老,享有由国家安排的豪宅、太医、护卫、仆臣等全套福利。 哪怕退休,也依然可以上奏议事。 甚至可以向皇帝请求,召开廷议,讨论某些事情。 至于三公的待遇…… 自然是旷古烁今的! 三公享有立像、列传和以其名字命名河川、高山乃至于大泽的荣誉。 其死,可以用天子规格下葬,可以有兵马俑陪葬,可以用黄肠题凑,可以金缕玉衣加身。 如此待遇,简直是无敌! 更夸张的是——假如三公任期内,功劳极高,政绩极佳。 则可以在死后,列为星宿——天上的星辰,将以其名字来命名! 单单是这一个,就已经让晁错激动的睡不着觉了。 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抬起头就能看到自己? 茫茫星河,灿灿银河,而我独亮于彼端! 与三王相会,与先贤把酒,诚可谓大丈夫也! …………………………………… 很快的,这个官制改革方案的大略情况,就传的整个长安沸沸扬扬,进而传到雒阳、睢阳等大城市。 天下议论纷纷。 虽然说,士大夫列侯们,对于乡官们居然要跟擅权平贾一样,让泥腿子们选举产生的事情,颇有微词。 但考虑到,其实,选择权还是在rou食者手里。 泥腿子们选来选去,选择的人,其实还是由大家来控制的。 所以,士大夫列侯也就没有反对了。 再者说了,有了这么一层百姓推举的外衣,士大夫列侯们甚至觉得可能还不错。 若是能废黜掉那百姓可以罢免和驱逐官吏的选项,那就更好了! 不过无所谓……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特别是高级贵族、士大夫们来说,乡官什么的,他们才懒得去做呢。 要头疼的,也是下面的人。 而其他相关改革,则全是福利! 让大家伙看的眼睛都直了! 这个改革计划倘若实施下来,毋庸置疑,大家伙将来再也不用担心,人生已经有了保障! 自然,立刻就是一片歌功颂德。 儒生们甚至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将刘彻吹捧为汤武周武,可以与三王比肩的真正圣王! 官僚们更是感动不已,工作热情瞬间迸发了出来。 不同级别的巨大差异和地位、待遇,让许多人瞬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大丈夫在世,总归得追求点什么。 而这等级分明,待遇各异的官员待遇,立刻就让无数人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方向。 谁不愿自己威风八面,凌驾于他人之上? 而这个风潮,立刻就波及到了学术界。 诸子百家,面对这个官制改革后的官场制度和待遇,都是流着口水,垂涎欲滴。 甚至有本来只想着一辈子做个学术精英的年轻人,现在也已经对仕途蠢蠢欲动,想要下来试试水了。 就连老庄学派那帮宅男们听说了这个事情,也有人走出家门,打算在今年考举试试水。 对他们来说,修仙是为了追求超脱。 而如今,当官好像也能超脱了。 自然,什么竹林贤者之类的角色,也就没有什么人想继续做了。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来自天下郡国,儒门各派的一千余位志愿前往幕南‘教化夷狄’的儒生,在自己的师门长辈带领下,来到了长安。 刚到长安,众人就听说了这个事情。 顿时,大家的情绪陡然高涨起来! “圣天子若果施此政,则今后天下君子必将层出不穷……”许多儒生纷纷议论,对于天子的这个改革计划,好顶赞。 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 作为矢志于仕途的儒生们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改革计划,更令他们欢喜的了。 按照市面上流传的内容来看,从此以后,从县令开始,官员就不需要再担心他们的生活和家庭了。 国家和朝廷,将全包! 而州郡之上,待遇更是美的让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免费医疗,专属车夫、专属住宅、专属仆人、专属厨师。 更有子女教育包揽,父母赡养包揽等等优惠。 换句话说,只要爬到州郡一级,从此以后,就可以躺着混日子了。 哪怕只是斗食、有秩,待遇也不差。 “陛下若是能够厚养士子就好了……”不少人私底下叹息着。 在他们看来,天子倘若能将对官员的厚爱,转移十分之一给广大士子们,就更完美了。 这样,读书人的地位,就可以彰显出来! 可惜啊…… 当今天子,对于读书人和文治之事,重视是重视,但从来不给读书人任何特权! 在这位天子眼里,读书人与官员,似乎是两回事。 不过,没关系,总归,大家只要努力读书,总可以通过考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志愿前往幕南的儒生们,更是无比期盼,五年后自己从幕南归来的场景。 “怎么着,也可以混一个县道官吧……”有寒门士子悄悄盘算着。 县道之官,秩比四百石到一千石,有养老金,家眷可以得到免费医疗,子女更可享受官方教育。 在职之时,除俸禄津贴外,还能由国家配给马车和车夫。 基本上,下半生都可以衣食无忧,舒舒服服。 更可以让子女从此跻身为官宦之家,书香门第。 用五年辛苦,换这么一个未来,值! 而其他士子,则都已经摩拳擦掌,打算在今年的考举之中,显露身手,跻身入官场。 今年的考举,还未开始,就已经变得激烈无比。 …………………… “君候将致仕,未知日后有何打算?”周亚夫的老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