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节 吹响殖民号角(2) (第1/2页)
凝视着沙盘,刘彻的视线暂时全部都集中在合黎山一带的区域。 这里属于后世的甘肃省,自兰州向西的大部分区域。 无疑,这里是可以耕作的。 只是开发成本可能会比较高,类似于今日汉之上郡。 但养活人是没问题的。 “朕听说最近京辅都尉在与西南夷诸国质子往来甚密……”刘彻漫不经心的问着:“丞相知道这个事情吗?” 刀间在长安城内搞得动静这么大,晁错不是聋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微微欠身,道:“回禀陛下,臣略有耳闻……坊间皆曰:刀都尉‘欲’以夷制夷,用西南之兵除合黎之羌……” 刘彻听着,呵呵的笑起来。 这哪里是什么以夷制夷啊? 分明就是以毒攻毒…… 西南夷问题,错综复杂,羌人问题同样如此。 两者都有着许多共同点。 刀间能想到从西南夷那边借兵去打羌人,倒也还算机灵。 若最终事实证明刀间的策略可行,那么,刘彻也算是可以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了。 因为羌人问题,不仅仅只存在于合黎山一带。 在河西走廊,在西域诸国,羌人都是一个广泛存在,且让人头疼的问题。 历史上,两汉数百年的教化和同化,也未能使得这个族群真的融入诸夏。 东汉中后期,羌人的叛‘乱’和造反,更是延绵不绝。 想解决羌人问题,光靠文化同化,几乎不可能。 只能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而西南夷诸国,其实也与羌人类似。 西南地区,真正化为诸夏,实际上要等到宋明之际了。 但其顽固者,一直存留到民国。 这并非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这些地区太过偏僻、闭塞、落后。 而刀间的这个法子,一旦奏效,就是一石数鸟。 既能摆平羌人,也能解决西南地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 你想,一帮子在汉室开过眼界,见过世面的西南士兵,未来回到故乡,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会将他们从汉家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子孙。 这将胜却十万雄兵! “此事,丞相盯紧一些,西南诸国之兵入境后,尽皆打散重组,从棘‘门’军和灞上军之中‘抽’调百余教官,前去组织和训练这些西南兵,千万不可出篓子……”刘彻对晁错叮嘱一声。 这个事情,他是不好出面的。 “西南兵以什么名义入汉?”晁错却是问道。 “就以义兵的名义吧……”刘彻微笑着道:“丞相府只要盯住了他们,等他们出了长城,就随便了……” 晁错听完,就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他俯首拜道:“伏唯陛下圣裁,臣谨奉诏!” 于晁错而言,他其实不怎么关心西南夷与羌人的事情。 在他眼中,这两个族群,都属于世界的边角,遣一刀笔吏足以平之。 身为丞相,晁错只会关心一件事情——怎么做才能富国强兵! 但凡可以帮助他达到这个目的的人或事物,晁错都会高抬贵手,大开方便之‘门’。 反之……哪怕你是道德之士,誉满天下的贤良,那也只能请你去死! 这就是法家臣子的脑回路,简单、直接、粗暴。 “丞相回去后,召集九卿及列侯勋臣,告诉他们,朕将兑现自己的诺言!”刘彻拿着指挥‘棒’,在这偌大的沙盘上指点江山:“自长城以北,‘阴’山以西,这万里疆土,这无垠山河,卿等皆自取之!” “朕将择日颁布《宅地法》,许天下士民,自取幕南、河西之土……” 晁错听着,战战兢兢,心中‘波’涛翻滚,难以平复。 《宅地法》这部早就已经制定完毕的法案,终于要公布了吗? 作为前任御史大夫,晁错看过这部律法的草稿。 他深知,这部法律的意义何在? 按照这部法律的条文规定,任何拥有汉家户籍的士民,皆可以选择前往幕南、合黎山、姑臧山以及未来任何一个汉室控制的新疆土拓荒。 百姓士民官吏,可以占据与自己本身爵位所规定的土地上限两倍的土地,只要耕作五年,这些土地就将永久属于他与他的子孙。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部公平的法律。 但事实上,却非如此!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完全倾向和偏袒列侯贵族官僚集团的法律。 原因很简单——贵族官僚豪强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财富,远非平民所可比拟,而他们的爵位,更是足以让多数望尘莫及。 在没有国家扶持和官府主导的情况下,平头百姓甚至是一般的士大夫豪强,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家訾百万,奴仆家臣无算的大贵族、大官僚? 但晁错能说什么呢? 他根本无力,也没有理由来阻止这样一部法律的颁布。 他只能深深俯首,拜道:“臣谨奉诏……” 刘彻却是看着晁错,笑着道:“卿不用担心……” 他提着绶带,望着沙盘上的居延地区,轻声道:“未来,朕将在居延之土,重开屯垦团之策!” 宅地法案,是为了鼓励大贾豪强和贵族出‘门’去抢钱抢粮抢地盘。 让这些人将资源用到开拓和进取之上。 平头百姓也不可能是这些寡头和巨头的对手。 所以,刘彻是一定会重启屯垦团的制度,在这些寡头和巨头身边放下一个稳定器。 在刘彻的设想之中,未来屯垦团将随着汉军的不断向西征服而延伸。 军队打到那里,大汉的犁就犁到那里! ……………………………… 当天,整个长安城,都为《宅地法》的即将实施而弹冠相庆。 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是面‘色’‘潮’红,难以自抑。 “父亲大人,儿子听说,在姑臧山一带,有铜矿和铁矿……”石建跪在自己的老父亲面前,拜道:“儿子已经遣了家臣前去探查,若果有铜铁之矿,儿子立刻就带人去占据……” 老石家虽然不是列侯家族,石奋甚至连个关内侯也没捞着,但是,石氏家族的地位,却不比一般的列侯差。 以石家目前的地位,足可在远方之土,占据一个方圆百里的地区,画为家族之地。 而石建盯着姑臧山很久了。 元德六年以来,他多次派遣家臣前往当地勘察,甚至不惜重金,请了几位少府的寻矿大匠同行。 结果很令人振奋——姑臧山一定有矿! 且有极大可能是一个铜矿! 这让石建兴奋莫名,铜,天下最重要的金属!只要能够找到姑臧的那个铜矿,并且开发出来,石氏家族一定能够兴盛! 说不定未来,皇室都有可能与石氏联姻! 端坐于上首的石奋,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眼神之中却充斥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他在左右‘侍’‘女’搀扶下,巍颤颤站起来,拄着几杖,走到石建面前,对他道:“吾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蠢儿子,利‘欲’熏心!” 石建被老父亲一骂,都有些懵了。 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他只能跪在地上,道:“儿子愚钝,还请大人教之……” 石奋拄着几杖,对石建骂道:“铜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