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康姨妈的消息(求订阅) (第2/3页)
帮她收着。 “二郎,你看晋儿的事?”康姨妈说道。 长柏张口想要安慰,袁文绍拉住他,微微摇了摇头。 自己信任喜欢的女人,实际上另有目的,对他虚情假意,被发现真面目后,带着儿子跑了。 古代丧事动不动就办几个月,是因为路途太远,一些亲戚赶回来需要时间。 “那就多谢二郎了,我先去了。”康姨妈说道。 这些事情发生在同一天里,换成任何一个人怕是都会疯掉。 “外祖母,没记错,就是叫雯姐儿。” 行礼这些自有下人收拾运回去,一行人上了马车,往汴京而去。 不让被盯着弹劾,谁都受不了。 两人冲常嬷嬷点了点头,离开了院子。 小秦氏为了让自己儿子继承爵位已经疯魔了,对顾偃开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外祖母,这太贵重了,再说了,她年纪还小,也带不了。”华兰连忙拒绝道。 一直对他好的继母,原来一直在伪装,暗地里捧杀他算计他。 “嗯。”长柏点了点头。 王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从手腕上取下一个镯子,递了过去,笑道:“这是曾外祖母给你准备的见面礼。” 华兰闻到他身上有些刺鼻的酒味,疑惑道:“今天是第一日,应该不会设宴才是,官人怎么喝了这么多酒?” 没想到现在竟然送给了华兰的女儿。 “嗯。”袁文绍点了点头。 “嬷嬷客气了,我们和仲怀都是朋友。”长柏说道。 今天是王家回京的日子,一大早盛和王大娘子便领着长柏如兰,康姨妈夫妇也带着孩子,来码头等候。 回到家,他吩咐张安仔细查了查,也没找到问题。 这是先帝特许的,虽说王老太师已经去世,但是王老太太还在,并没有被收回。 “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唠叨,咱们上车吧。”王老太太说道。 康姨妈走后,袁文绍眉头微皱,他没想到邕王的手都已经插到谏院。 毕竟鸡蛋里挑骨头很容易,就算挑不到,反正人家言无非罪,很恶心人。 现在连谏院的官员都站队了,难不成官家已经有所决断了? 邕王指使冯民弹劾他,他倒是不奇怪。 不过王老太太去世后,以王家舅舅的品级,就没资格用了。 然而华兰现在今非昔比,她心里不爽,也没说什么。 前朝谏院归属门下省,本朝却把谏院独立了出来,谏官再不属宰相管理和荐举,而由皇帝直接亲擢。 “母亲,这些年我可是经常派人来打扫,才能一直保持以前的样子。”康姨妈笑道。 王老太太看向盛说道:“盛老太太现在身体如何?” 雯姐儿接过镯子,喜欢的不得了,带在手腕上,还美滋滋的欣赏了一下。 邕王和兖王争斗拉拢官员,却不敢拉拢谏院和朝中相公。 “呵呵,辛苦你了。” 他父亲也不是老太太亲生的,但是老太太对盛家和盛可谓是呕心沥血。 接着一众小辈上前行礼。 “好好好。”王老太太看着长柏,高兴道:“你如此年纪中举,比你祖父和外祖父都强,让盛王两家都长了脸面,你外祖父泉下有知,定然十分欣慰。” 老太太故作不悦道:“这是我给我曾外孙女的,你多什么嘴?她带不了,你这个做娘的不能帮他找收着?” 华兰笑着应了一声,让雯姐儿上前行礼。 王老太太下船后,目露缅怀道:“离开汴京这么久,汴京倒是没有变化,就是看着比以前还要繁华许多。” “多谢,袁伯爷和盛公子,若不是你们,我和石头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常嬷嬷感激道。 “这次的事情对他打击太大了,喝醉了也是好事,不然他心里一直憋着,我怕他承受不住。常嬷嬷,我们先回去了,他醒了也别劝他,现在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过些时日,他自己就能想通。”袁文绍说道。 “这件事不好说,表面上看是顾廷烨把宁远侯给气吐血了,引发了旧疾,才去世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也不太清楚。”袁文绍说道。 康姨妈四处看了看,然后小声道:“左谏议大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