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袁文绍_第一百六十一章 浅谈改革(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浅谈改革(求订阅) (第2/2页)

里也没外人,都多大年纪了,还老是动不动发火。”盛老太太说道。

    大老太太闻言瞪了品兰一眼也没在训斥。

    ……

    接下来几天,袁文绍每天就在宥阳四周玩,还去过金陵城玩了一天。

    金陵不愧是六朝古都,江南重城,十分繁华,虽说比起汴京要差上一些,却也少有能比的。

    在距离婚礼还有三天的时候,方航也赶了回来。

    方航之前被诬陷贪污,影响到了升迁,现在还在寿州当县令。

    身为一方父母官,他也不能离开太久,因此便让淑兰带着孩子先回,自己只能等婚期将近才赶了回来。

    拜见完大老太太和岳父岳母,方航来到袁文绍身旁躬身一礼,道:“谢过大姐夫。”

    袁文绍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说道:“你这是做什么。”

    说起来,方航还是被他牵连的。

    “若不是大姐夫帮忙,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方航感激道。

    “一家人说这些,快坐下。”袁文绍拉着他坐了下来。

    “你又没贪污,即便我不帮你,你也不会有事的。”

    方航摇了摇头,说道:“说真的,以前在宥阳,我老是听人说贪官污吏很多,我一直以为是以讹传讹,不怎么信。等做了官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观天了。”

    宥阳是个小镇,属于交通要道,虽然比许多小镇都繁华,但是更多的是南来北往的商队带动起来的。

    而经商的都会打点关系,看着倒也安静祥和。

    直到他做了官,接触的多了,知道了许多阴暗的事。

    袁文绍说道:“咱家出去聊吧。”

    两人和老太太她们打了个招呼,走了出去。

    “怎么,被打击到了?”袁文绍笑道。

    “确实有点,我被诬陷贪污,就是因为我和他们不是一条船上得,还坏了他们不少好事。若不是大姐夫帮忙,我能不能全须全尾的出来,都难说。”方航苦笑道:“我现在终于知道李大相公为什么要推行新政了,你不知道,我所在的那个县,过半的土地都在世家乡绅手里,大多数百姓都没什么田地,只能沦为庄户。而那些世家乡绅,又一直拖着税不交,每年的税都收不上来。”

    袁文绍惊讶道:“那之前的县令是怎么收税的?”

    “前任县令也没收够,不过那些乡绅会给他点面子,交一部分。县令再报些天灾减产什么的,也能应付过去。”方航说道。

    袁文绍不用想也知道所谓的给点面子是什么。

    无非就是县令和他们一伙的,他们交一部分,县令想办法找补一部分,就差不多能交差了。

    “除此外,我还查了这些年县里的田地情况,发现每年田地登记数量都在减少。他们以修河占田,洪水淹没不适合耕种等等借口,隐没了大量的田地。李大相公当年推行新政,实在是天下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若是有一天我得权,我也会像李大相公那般推行新政。”方航说道。

    袁文绍苦笑的摇了摇头:“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李大相公都失败了,你觉得你能成吗。”

    “有些事情总归要有人去做,不能因为成不了,就什么都不做。”方航说道。

    “天下少部分人占着绝大多数的财富和土地。所谓的改革就是把那少部分人手里的财富和土地掏出来,给百姓和朝廷。而恰恰这少部分的人,掌控者大部分的权利。你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反对。当掌握权利的人大多数都反对的情况下,就连官家也只能妥协,这才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袁文绍说道。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很多人把其归根于皇帝身上。

    事实上,每个朝代的灭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源财富流到了少数人手里,当这种现象压制不住的时候,就会出现改朝换代,进行重新分配。

    皇帝的昏庸与否,只是会决定天下资源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的快慢。

    即便代代皇帝英明神武,土地兼并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这是土地私有化必然的弊端,除非土地国有,百姓没有买卖权利。

    即便是秦皇汉武这种千古一帝,在位期间一样存在土地兼并的问题。

    “照你这么说,难道就任由事情这么发展下去?”方航说道。

    袁文绍摇了摇头,说道:“所谓的改革,你得看清楚事情的本质。若是把天下财富资源比喻成一张大饼,改革就是分饼。盯着现有的饼分,阻力太大,只有把饼做大了,可分的也就多了。那些反对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饼,自然就不会反对了。”

    “如何把饼做大?”方航眼睛一亮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袁文绍笑道。

    其实现在土地兼并还没到迫在眉睫的地步,相反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十分严重了。

    朝廷登记在册的官员有三万多,实际上有职位的,只有一万多。

    有近半的都是拿工资不干活的人。

    之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是因为太祖定下的规矩,优待文人。

    自从开国到现在,每次的科举录取的人数都不少,加上荫官,才导致现在的官员这么多。

    除此外,朝廷常备兵马有一百多万,失去北方天险,只能多养兵马防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些冗官、冗兵也造成了解决冗费问题。

    加上土地兼并严重,朝廷税收逐年降低,这些问题好像陷入了死循环。

    要想解决也很简单,科举录取人数减少,并限制荫官,进行裁军,降低开支。

    但是这样一来,会动摇文武官员的利益,阻力太大。

    这也是李大相公新政失败的原因。

    还有个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夺回被辽国和西夏占领的土地。

    这样地盘大了,需要的官员自然就多了,税收也增加了。

    然而现在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因此现在说这些没用任何意义。

    方航闻言叹了一口气,不过虽然阻力重重,他也准备试试,当然了,前提是他能获得更大的权利。

    “好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现在就是一个县令,把自己治下管理好就行了。这些暂时不是你能cao心的。”袁文绍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