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郑祥的烦恼(今天三更求票) (第2/2页)
一起过来的,孙霖有三个儿子,他见过其三子,一表人才。 按说郑祥和郑苤都是比较满意的,孙霖指挥使级别也够。 但郑祥知道孙霖参与了靖难之战,还和燕王大战,是燕王手下败将。 从陆凉卫平调到洱海卫,孙霖等于是被贬了,且当年在盛庸领兵时,他成为盛庸心腹爱将,以朱棣的德性,孙霖这辈子不可能再高升,肯定要在指挥使位上置仕。 郑祥要是和孙霖成为亲家,会不会被朱棣忌恨上? 郑祥思来想去,难以选择,于是借着今天和夫人的谈心,便说出来:“以夫人看,这两家何人可嫁?” 许夫人听完郑祥的疑惑和不解,更问:“老爷还想封侯拜相?” “怎么可能。”郑祥苦笑:“我又没参与靖难,不是圣上的功臣,这辈子是没希望了。” “即然不指望封侯拜相,那与孙霖成为亲家,陛下可会为难老爷?” “。。”郑祥。 “老爷从福建调到云南,是好事还是坏事?”许夫人又问。 “这——”这就不好说了,当然不是好事,郑祥苦笑。 但许夫人说到这里,郑祥霍然开朗。 他即没可能封侯拜相,皇帝也不可能特别关照他,那和孙霖成为亲家,又有什么关系? “我懂了,我懂了。”郑祥笑道:“孙霖那娃儿我看过,还识字,又有礼貌,的确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妾身也觉的不错。”许氏笑道。 他们全家是和孙霖全家一起坐船,然后经贵州,走的和朱高煦进滇路线一模一样。
所以一路过来两家相互熟悉,郑祥和孙霖也成为了朋友。 但郑祥是女儿,通常提亲的事由男方进行,所以一时半会,郑祥也没法开口,他得制造机会,让孙霖感觉到自己的心意,如果对方有心,就会主动上门提亲。 郑祥顿时又头痛起来,思来想去,他决定宴请汉王和西平侯,然后把孙霖也叫上,到时酒席上可以提醒下,虽然好像有点没面子,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也只能这么干。 原本郑祥不想和汉王走太近,但最近想想朱棣有点坑他,把他丢在两父子中间,像是火山口,郑祥也决定明哲保身,和汉王拉好关系,同时干好皇帝指派的任务。 当然,若是汉王起兵,俺还是得第一时间投降。 朱棣肯定想不到,郑祥这会心里已经想着保全自己,这都是他北平诸将起的广告效应。 燕王北平起兵,反对的,不投降的,要么被杀,要么事后被追究。 所以郑祥心里已经打定注意,先要保全全家要紧,谁让伱朱棣派我过来的。 就郑祥想着如何开口宴请汉王和西平侯时。 朱高煦在汉王府上,突然听到有钟显密报。 “殿下,原陆凉卫指挥使孙霖求见。” 朱高煦当然知道孙霖,初是郭英部下,后来成为盛庸先锋,但滑口之役被刘江偷袭而惨败。 这家伙是和郑祥一起调来云南的,但因为级别低,只是指挥使级,所以之前郑祥他们都指挥使级过来拜访,他没来。 没想到这次单独上门。 朱高煦没和他打过,也没啥交情,但孙霖突然上门,他当然要见见。 “让他进来。”朱高煦随口道,想了想后,又马上道:“等会,俺出去。” 指挥使级别好像低了点,但统领一卫,有五千六百兵马,也不可小瞧。 朱高煦决定亲自迎接,同时下令,放他们先进来。 到了汉王府大院,院内正站着一个青年武将,身后跟着两个亲兵。 两亲兵很奇怪,都戴着明军的宽檐头盔,其中一个低着头看着下面,让人看起来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 朱高煦刚出现,孙霖立马上前拜跪:“末将孙霖,拜见汉王。” “孙将军快请起,里面请,里面请,哈哈哈。”朱高煦大笑,转身往僻殿而去。 那孙霖赶紧跟上,同时看了下身后,身后有个亲兵也跟了过来。 朱高煦这时已经感觉到那亲兵的与众不同,但没有吱声,带着两人默默走到僻殿。 等三人进入殿内,那亲兵猛的抬头,跪下:“汉王,末将走投无路啦,只能来投汉王殿下。” 朱高煦定睛一看。 “盛都督。”朱高煦喜出望外。 孙霖亲兵居然就是盛庸。 当初朱高煦在京师就劝盛庸逃命,盛庸当时就深以为然,并面见了平安,也劝平安逃命。 平安和盛庸两人平时很难聊到一块,但对朱棣的评价都是一样,此人睚眦必报,定然不会放过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