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要不要脚踩两只船? (第2/2页)
儿才十岁。 但古代十岁嫁人的也挺多的,确实不好当面怒斥。 他脸涨的通红,先是生气,然后飞快盘旋起来,李贤为啥突然上门。 其实在他长女没有嫁给柳升儿子之前,陈懋当时第一目标,就是李贤。 因为那时李彬是丰城侯,他是宁阳伯,大家都有爵位,地位相差不大。 柳升这会还没没成为安远侯。 原历史柳升和张辅去打安南,升的安远伯。 但这次他没和张辅一起去,所以现在连伯都不是。 陈懋最早的目标就是李贤,但当时李彬也和张辅去安南,这件事没谈成。 后来李彬和张辅都失陷在安南,他看着女儿越来越大了,此时柳升又派人上门提亲,这才答应。 陈懋也随势投靠了太子。 当然,他现在肯定后悔嫁的太早。 但,二女儿嫁给李贤有啥好处? 他脑子飞快转动起来,永乐初,丘福,李彬、徐忠一起上书,请皇帝立朱高煦为太子。 丘福是属于没啥心机的人,也肯定支持皇帝。 丘松应该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来做说客。 但陈懋明白这个道理,一旦和李贤结为亲家,这代表着他陈懋,脚踏了两只船。 当然,现在李彬失踪在安南,朝廷也联系不到,不能说李彬就一定反了朝廷。 至少这个可能性很大。 这要在一个月前丘松上门,陈懋想都不用想,直接拒绝。 因为他已经搭上了太子这条线。 可现在嘛。 连太子都在问是不是真的了。 陈懋想了想,果断点头,笑道:“小女蕙云,也的确到了该找婆家的时候了。”
因为出兵在即,陈懋便让女儿拿出个贴身信物,先与丘松交换李贤的东西,暂时定亲,成为亲家。 永乐四年十月,成都。 朱高煦在瞿能、陈文两人的陪同下正进入成都城。 街上两边有好多百姓在围观,看到朱高煦过来,有人大呼汉王万岁,接着整个成都街上,延棉起无数同样的声音。 事后有人才知道,今天现场来了很多姓高的。 朱棣给天下姓高的加重税,朱高煦替他们免了,所以成都和附近州府姓高的人,纷纷‘自发’前来恭迎汉王。 这就是民心所向,连成都的官员都觉的汉王仁义。 但朱高煦其实不喜欢这样的欢迎场面,主要怕被人剌杀。 别看他单挑无敌,坐到这个位置上后,他还是很怕死。 因为现在他不能死,太多的兄弟跟着他,只要他一死,所有人都要完蛋。 “以后别安排这些,和以前一样,多组织人手,在茶楼多宣传就是。”朱高煦这时低声道。 陈文默默点头,瞿能不由看了他一眼,汉王还有这套路? 原来茶楼里的人,都是汉王安排的? 三人很快通过主街,然后往蜀王府方向去。 大队的兵马在为他们开路,同时防范外人。 三人都在中间,瞿能左右看看没啥人,这时低声道:“汉王给天下官员加饷,给卫所兄弟们加饷是好事,但是如果一旦取得天下,大明朝上下近两百多万兵马,如何供养?” 瞿能担心起朱高煦能不能养的起的问题。 朱高煦笑道:“放心,你们只管打仗,赚钱屯粮的事,都交给本王,比起打仗,本王在赚钱和屯粮上面,才是真正的行家。” 瞿能半信半疑,不过朱高煦起兵以来,没少过兄弟们一分钱,一两米,这次四川大胜,立马给降兵们先发了饷粮,大伙还是很支持汉王。 “蜀王和你关系不错?”朱高煦这时道。 当年瞿能受蓝玉案影响,差点被锦衣卫抓了,是蜀王力保才没出事。 朱高煦再次提到这事,瞿能赶紧点头,他在四川任都指挥司,与三司官员和蜀王关系都处的很好。 “我想干他。”朱高煦沉声道。 “。。”瞿能。 此时的蜀王为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 朱椿于1389年来到成都,如今呆了足足十七年。 蜀王有多富? 明朝之初,按亲王待遇,亲王岁禄为米5万石,钞2.5万贯,锦40匹,紵丝300匹,纱罗各100匹,绢500匹,冬夏布各1000匹,棉2000两,盐200引,茶1000斤,马匹草料月支50匹。 亲王世子待遇与郡王一样,朱高煦也享受过。 洪武二十八年,老朱又反悔了,觉的太多,于是改制,也定下了以后的制度。 即亲王改为一万石,其他照旧,另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200石递减——。 但这些明面上的薪水只能算毛毛雨,真正值钱的是老朱给儿子们的良田。 而且老朱对蜀王这个儿子是最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