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大明大清vs大西大顺 (第2/2页)
道。 “绵侯。”孙可望沉声道:“事到如今,我们也不用像文人那样玩花花肠子了。” “眼下,湖南已下,闯营诸将士也已经从夔东脱困。” “整个湖广,已经为我们所据大半。” “但是,你我两家虽然连下桂林、永州、衡州、宝庆、长沙、岳州、襄阳、彝陵等地。” “可所消灭的满清兵马却并没有多少。” “而多尼和吴三桂带领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占领了昆明。” “得知你我两家占据湖广后,满清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不出三月,十万以上的清军将会反攻湖广!” 孙可望郑重道:“要是湖南再次为鞑子所占,不仅你我两家的联系会被切断,而且重新占据湖南后。” “满清和云贵的联系也将打通,等到那时,只怕天下之势又会发生变化!” 李来亨等人闻言眉头紧锁,现在满清的主力已经被困在云贵。 但要是顶不住满清的反攻,那么现在大好的局势,可又要转瞬即逝了。 “实不相瞒,我孙可望在两广经营一年,麾下已有十四镇雄兵,加上各地的驻守军队,共计十五万披甲战兵。”孙可望缓缓开口。 “什么!”此言一出,李来亨等人直接傻眼了。 十五万披甲战兵这个数字,虽然恐怖。 但是闯营以前也拥有过,甚至在李自成死后。 闯营的余部要是全都联合在一起的话,也能够凑出十五万可战之兵的。 但是孙可望一年多以前才刚刚经历了交水之战,只带着三四万兵马遁入了广西。 不到一年时间,他却能拥有十五万披甲精兵,这如何不令人惊讶! “国主大才,果然非我等能比!”李来亨叹气道: “想当初,国主向朝廷请封秦王,高叔父还颇为不满,认为国主麾下不过区区数万乌合之众而已,我忠贞营的两万精兵足以相当!” “哪曾想,等到我等抵达夔东之时,西营将士北上四川、南下广西、东征湖广,出动的兵马竟然足足有二十万之众!”
“而现在,国主带着三四万西营弟兄,转入两广,一年时间竟然又拉起了十五万披甲精兵!” “国主之能,真是令我等汗颜!” 李来亨等下唏嘘不已,大为佩服。 孙可望请封秦王之事,不止是南明朝廷内部的人反对。 高一功和忠贞营诸将也颇为不满。 因为闯营联明抗清以来,最高者不过受封公爵。 而孙可望却要求秦王之爵,想要获得秦王封号,确立其在西营内部的张献忠地位。 张献忠当初也是秦王之爵,正所谓先秦王扫荡中土。 孙可望也是想要获取秦王之爵,彻底取代他义父在西营中的地位。 当然高一功等地之所以强力反对,并不仅仅是因为不想被西营压一头。 更重要的原因是误判了西营当时的实力。 在高一功等人看来,孙可望四兄弟能够在云南搞出几万人马就已经不错了。 毕竟云南那是什么地方?能搞出什么大动静来? 正所谓:两家兵马,彼此相知,足以相当! 在高一功看来,西营的实力顶多和自己一个样。 既然都一个样了,那么凭什么我是公爵,你却要秦王之爵? 当然,后面西营的二十万兵马拉出来后,闯营诸将就没什么话说了。 “哈哈,小老虎你言重了。”孙可望微微一笑,随后话锋一转。 “只是话虽如此,我这个国主在湖南的兵马不过区区十镇而已。” “这十万驾前精锐中,被我从云贵带出来的老兄弟不过三万人,其余的都是从两广招募的新兵。” “而多尼之兵,足足有三万余满蒙八旗,再加上汉八旗的伪鞑子,和洪承畴麾下的绿营兵马。” “以我大西一家之力,只怕是难以抵挡。” 孙可望假装叹息道:“满蒙兵乃是真鞑,此乃大清之兵,汉八旗和绿营兵乃是伪鞑,此乃当初剿灭我西顺两家的大明之兵!” “这大清和大明联手,若是我大西一家相迎,只怕是力有不逮!” “唯有大西和大顺联手,方可战胜大清和大明的联手之师!” 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 大西和大顺的老反贼们,一个个笑得情不自禁。 孙可望说的的确没错,绿营和汉八旗本就是咱大明的兵马。 满清的主力,的确是大清和大明联手。 李本深、张国柱、南一魁等人可是西顺两家的老熟人了。 当初洪承畴带着他们的上司左良玉、贺人龙等人,对付的正是大西和大顺! 那曾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湖南,双方又得打上一场! “国主说的是!”郝摇旗开口道:“先帝死了,先秦王也死了,左良玉、贺人龙也死了。” “可我们这些所谓的反贼还得好好地跟这些剃发降清的大明官军打上一场!” “不错!”李来亨拱手道: “请国主放心,你让出常德之地,又资助粮饷器械。” “多尼麾下的兵马,无论是真鞑还是假鞑,都是我闯营兄弟的生死之敌!” “在湖南,无论如何,我闯营将士都得和他们决一死战!” “对!小老虎说得不错!”袁宗第咬牙道: “那些狗屁的大明官军,当初剿我们的时候那么地卖力。” “结果鞑子一入关,全都剃了自己的头发,做了狗汉jianian!” “害的先帝死在了九宫山,我大顺的数万儿郎白白战死!” “此仇,我袁宗第要是不报,誓不为人!” 对于闯营来说他们对吴三桂以及绿营兵的仇恨远远超过西营。 原本闯营已经坐了天下,结果吴三桂引鞑子入关。 北方的明朝降兵降将又纷纷反叛当了绿营。 害得闯营无数兄弟和家眷惨死,就连李自成也死在了九宫山! 如果不是这些王八犊子,闯营至于在夔东之地,挣扎这么多年吗? 如此大仇,岂能不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