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抄了孙可望的后路! (第1/3页)
“对!孙可望连屯齐都打不过,交水之战,十几万人打李定国三万人更是惨败!” 多尼大喝道:“而八旗兵则以十万之众在北盘江大胜李定国二十万人!” “纵使他能连克桂林、永州,斩杀线国安和陈德!” “但只要我军反攻湖南,他必不能挡!” 虽然轻视孙可望会造成骄兵之势,可眼下多尼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清军征战已有一年,本就师老兵疲。 又遭到了磨盘山惨败,众将前途未卜。 再加上孙可望窃据湖南,断了清军的后路。 眼下骄不骄兵的不如士气重要。 “王爷说得对!我大清十六万大军南下云贵,现在虽然多有折损,吴三桂又首鼠两端!” “可我军之兵仍然在十万以上!” “孙可望纵使拉起了十万大军北上湖广,可区区一年时间,他手底下的兵马大多为新兵!” “剩下的又是岔路口和交水之战后的残兵败将!” “以我大清的十几万之众,区区十万杂兵,何足挂齿!”杜兰大喝出声,鼓舞士气。 清廷原本就集中了十万兵马在贵州,多尼又带着八位固山额真,六万以上的兵马前来增援。 这使得清军的兵力增加到了十六万以上。 虽然磨盘山一战,损失惨重,可其余战事却损失轻微。 算下来清军战死者不过两万余人。 扣除吴三桂的兵马,多尼手中的兵力还在十万以上。 虽然其中有不少带伤之人,可是清军一路南下。 也是收编了不少南明和土司的兵马。 在北盘江之前,吴三桂就收编了遵义守将郭李爱等南明二线部队万余人。 罗托、赵布泰也各有收获。 北盘江之后,清军在黔西和云南,更是收编了大批南明的溃兵。 总的来说,现在在贵州,清军有十三万人左右,除了十万出头的原清军外。 还有两万多的南明降兵和土司兵马。 在多尼等人看来,他们手中的兵力,比孙可望要雄厚很多。 这显然是优势在我! “诸将请看!”统一了众将的意见后,多尼大手一挥,指向了国主府内,悬挂的巨大湖广地图。 “我军必夺湖广,孙可望此人虽不是我们的对手!可我军粮草难以久持!” “必须要速战速决!不知诸位对我军夺回湖广,有什么建议!”多尼指着湖广地图道。 他本人挂帅之时,只有二十三岁,根本没有任何的战阵经验。 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征战,多尼成长了很多。 但终究还是要采集诸将的建议的。 巴思汉等人看着湖广地图思索了起来。 从滇黔大道抵达贵阳后,再向东,那便能直接达到黔东的镇远、思州等地。 而沿着这条大路出贵州后,则会抵达湖广的沅州。 沅州是湘西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一带是湖广官道的汇集地。 从沅州北上,便有官道和沅江水道直通辰州。 抵达辰州,既可以顺江而下,进入常德,也可以走官道北上。 经过永定、慈利、石门,抵达松滋,联通荆州。 从沅州沿着官道南下,则可以进入靖州,经过通道、怀远、融县,抵达广西柳州。 从沅州东进,便可以直抵湖南的核心地区。 在沅州有两条官道可以东进。 第一条,就是途径镇宁、新化,从宝庆府北部进入长沙府内,走湘乡、湘潭,直趋长沙。 第二条,则是经过黔阳、洞口、抵达武冈,再从武冈出紫阳关到宝庆,然后抵达衡阳,北上长沙。 从贵州、湘西进入湖南腹心的两条官道,都经过宝庆府。 这也是宝庆在明清拉锯时期,出境率这么高的原因。 岔路口之战,便是发生在宝庆府境内。 “王爷!”巴思汉开口道:“云贵无法为我军供粮!” “要是出贵州后,从沅州北上辰州,再抵达松滋,进入荆州。” “这条路山区众多,土司和贼寇密集,即便抵达了长江和洞庭湖附近的平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