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减租减息,废除奴仆 (第2/3页)
林联络。” 孙可望点了点头,随后道:“减租减息是孤的大策,除此之外孤还决意废除奴仆。” 此言一出钱谦益双眼更是瞪得老大。 “国主,废奴之事太过重大,还请慎重啊!” 这位老宗伯实在是吓着了,江南奴变可是士绅心中的刺啊! 江南蓄奴已久,让这些奴仆翻身,士绅们岂能接受? “在我孙可望的治下,无奴仆无贱籍!” 孙可望不容置信道:“孤的三十万驾前军里面山民奴仆大有人在!” “若无这些人出力孤岂能进入江南?更如何驱逐鞑虏,一统天下?”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的山民们都被孤重新赋予了身份。” “江南的奴仆也当为人!” 在这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地区都有奴籍。 孙可望就是靠着这些奴籍山民才能在云南起家的,如今进入了江南,又岂能忘记了初心! 无他,不欲为奴尔! 这是江南奴仆的心愿,他们不愿意为奴,想要做人。 那么孙可望便满足他们的心愿。 如此一来这些江南奴仆便会如同云贵和两广的山民一样,对孙可望感恩戴德,不惜死力作战! 以奴仆为兵,那么孙可望就能在文弱之风甚重的江南补充优质兵源。 无论从情感角度还是从大局观念上来看,废奴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江南奴仆的起义下,甚至就连满清都不得不废除奴籍。 孙可望又岂能不如满清? 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满清的眼里,被杀破胆的江南士绅最后其统战价值都不如敢造反奴仆了。 士绅不敢反,奴仆逼急了可是真敢反啊! 孙可望废奴乃是秉承天道,有利于江南稳定。 是衮衮诸公好杀,还是那些奴仆好杀呢? 驾前军这支充斥着山民、寮民的贱民军可不能忘记初心,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啊! 孙可望在江南的施政有一系列政策。 不过最核心的就是减租减息,废除奴仆这八个字。 其余的政策都是小修小补。 当然了这些政策不能太急,得温水煮青蛙,先把江南拿到手再说。 八月,十镇驾前军三路进兵,鲸吞江南。 张虎统兵两镇回师西上,稳定反正的皖南诸地。 原本眼见郑成功兵败重新挂起大清旗帜的各府县都再次城头变换大王旗。 在驾前军精锐面前纷纷喜迎王师,不少人还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原本郑成功兵败,皖南各地可是要被咱大清给图图的。 现在好了,驾前军来了!这天又重新亮了! 在屠城面前其余东西算个屁啊! 一时间原本张煌言招抚的四府三州二十四县迅速重新恢复,还有更多的府县投诚。 而张虎留下一镇兵马驻扎各地,稳定局势。 自己亲自带一镇兵马直趋安庆。 安庆乃重镇,扼守南京上游,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后世正是安庆失守才造成了太平天国局势的崩溃。 可是如此重地,满清却根本没有什么兵马驻守。 早在郑成功攻打南京之时,张煌言就报告安庆城中的守军大部去了南京。 如今驾前军携大胜之威来临,安庆自然不用多说。 还不等大兵攻城,安庆守军就逃得逃,散的散,投诚的投诚,起义的起义。 西路大军进展顺利,北路和东路的大军也不甘示弱。 张胜率两镇兵马渡过长江,江浦等地立马反正。 而后这位汉国公沿着长江东进,六合、仪真等地纷纷举起义旗。 绿营兵、士绅、百姓,在兵威之下都不愿意抵抗。 而后张胜一路东进,杀进了扬州府中。 扬州知府是大清科举出身,感恩朝廷的恩典不愿意投降。 但是扬州是什么地方? 被咱大清屠杀过的地方,还能指望着这地方的人为咱大清尽忠吗? 还没等张胜动手,扬州城中的百姓和士绅就自发地发动暴动,绑了知府献城投降。 张胜大喜,在安抚了扬州后带兵继续东进,一路直接杀到了大海。 彻底拿下了江北地区。 而东路军主帅冯双礼统帅六镇兵马在张煌言部的配合下在长江南岸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