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二百八十五章 尚可喜坚持不住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尚可喜坚持不住了! (第3/3页)

胡有升等人。

    崔应时等人被杀,但胡有升却与张绍祯、门世文、门世科、秦永福逃脱。

    皇太极劫掠回来了,大喜过望,连忙赐下冠服、鞍马、妻室、奴仆给这些汉jianian们。

    其中胡有升还被授予梅勒章京之职,隶属于汉军镶黄旗,可谓是一步登天!

    清军入关后,金王反正。

    胡有升协助刘武元等人在赣州死守,最近连续击退金声桓和李成栋。

    为咱大清保住了赣州重镇,创造了一个奇迹。

    赣州重镇卡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的四省交界处。

    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满清在此处安排的巡抚和总兵,都是铁杆汉jianian。

    所以即便局势已经危如累卵,苏弘祖和胡有升都不愿意投降。

    希望坚守赣州,为咱大清创造第二个赣州大捷出来。

    十一月十六日,张虎统率各路人马七八万,号称二十万,与张玮会师于赣州。

    西军旌旗蔽日,金鼓喧天,将赣州坚城围得水泄不通。

    但是苏弘祖和胡有升看着如此浩大的阵势却依旧不为所动。

    咱大清也不是没有忠诚孝子,想当初辰州的徐勇便是表率。

    徐勇降清后曾经三杀明使。

    一在江西杀了万元吉的使者。

    二在长沙杀了李过的使者。

    三在辰州杀了孙可望的使者。

    万元吉和李过都没能把徐勇怎么办。

    但是在辰州,被惹毛了的孙可望直接派出五万余驾前军携带大批红衣炮,直接一日破城。

    如今苏弘祖和胡有升坚守赣州,金声桓和李成栋昔日拿赣州没办法。

    但同样的,这并不代表着孙可望拿赣州没办法。

    张虎带兵围城发现赣州三面临水,城池坚固,易守难攻。

    于是便拿出了孙国主的国主令牌,命人从江西和广东调集红衣炮。

    就在赣州围城之时,武昌和广州经过驾前军长达数月的围困也已经濒临极限。

    武昌、赣州、广州,这三处清军的据点中。

    广州的尚可喜和耿继茂率先坚持不住了!

    早在孙可望举兵之前,尚可喜和耿继茂在广东的势力范围就被压缩到了广州城附近。

    这位国主先是勾搭上了广东绿营,而后强行夺取肇庆等地。

    不仅让尚可喜和耿继茂白白损失数千各地两藩驻军,而且还将二人的势力压缩进了广州城中。

    待此事办完后,天杀的孙国主又把广东的驾前、士绅、绿营、百姓拧成了一股绳。

    制造了一个坚固的囚笼,把尚可喜和耿继茂压在广州城中喘不过起来。

    待孙可望举兵后,广东的绿营和义军群起响应。

    尚可喜和耿继茂虽然带兵出击,想要打破这个囚笼。

    可是在孙国主的筹措下,广东的绿营不仅足粮足粮,战力大增。

    而且还得到了驾前军的支援以及士绅和百姓的支持。

    在广东各阶层、各势力的全力以赴下,佛山之战尚可喜黯然而退,无力打破孙国主的囚笼。

    随后在宝庆之战后,奉节王王自奇统率艾承业的仁武镇、杨威的忠武镇、高凤翔的威武镇以及四大游击营顺江而下,于六月抵达广州。

    此时的广东,原本孙可望就派出万名披甲驻守各地。

    绿营和义军又由于足粮足饷,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发展,已经有披甲兵近三万。

    再算上王自奇三镇四营,三万四千名披甲。

    整个广东用来剿杀尚可喜和耿继茂的披甲兵已经高达七万以上。

    而两藩的两万披甲兵经过损失后,只剩下了区区一万五千,即便算上广州城中的绿营。

    尚可喜和耿继茂的手中也不足两万披甲。

    如今巨大的实力差距,已经注定了广州之战的结果。

    王自奇手中的实力,无论是步战、骑战、水战都完全压倒了尚可喜和耿继茂。

    论步战,围城的西军高达六万以上的披甲。

    论骑战,四大游击营足有四千铁骑,算上各镇、各营的骑兵,王自奇足有七千以上的骑兵,远超尚可喜和耿继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