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三百零五章 结硬寨,打呆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结硬寨,打呆仗 (第2/3页)

堡垒,绝对能够保证粮道的安全。

    他就不信,西贼还能用骑兵一一扫除他的营寨堡垒不成!

    话音未落,岳乐一声令下。

    满清的数万大军便开始选择位置,进行土木工程了。

    与此同时,北直残余的新兵和绿营兵也相继前来,增强岳乐的力量。

    在西南战局和北方战局相继变化的同时。

    南方各省的局势也风起云涌。

    十二月初九日,冯双礼统率两个半镇,并节制郑国的后军三镇,谭弘、谭诣所部以及其他收编的绿营部队还有水师。

    总计超过十万,发起了武昌的总攻。

    共计三百余门红衣炮轰鸣,数以万计的兵马四面攻打,蜂拥登城。

    战至第二天,绿营军心动摇。

    湖广总督李荫祖、前任湖广巡抚张长庚眼见军心不稳,不愿意为满清陪葬。

    于是便带着蠢蠢欲动的绿营兵开城。

    数万驾前军一拥而入。

    安南将军达素,固山额真索浑,护军统领赉塔战死。

    满蒙八旗被尽数杀尽,武昌落入了孙国主的手中。

    整个长江航线畅通无阻。

    武昌得手后,孙可望令劳师远征的冯双礼驻扎武昌进行休整。

    随后调令状态较好的郑国所部,以及谭宏、谭诣等人,率军顺江而下,稳固江南。

    与此同时,从各处征调的红衣炮相继运抵赣州。

    张虎率部,以红衣炮轰击赣州城墙,随后大举攻城。

    城内的绿营兵同样动摇,不愿意为咱大清死战。

    南赣巡抚苏弘祖、南赣总兵胡有升兵败身死,赣州这颗钉子被驾前军拔出。

    江南、江西、湖广、两广等省份被连成一片。

    赣州得手后,张虎奉令率部东进准备和王自奇联手解决福建问题。

    而早在赣州失守之前。

    王自奇就统率各路兵马,兵出广州,收取福建各地了。

    ……

    福州城外,连绵不绝的大营之中,郑军大旗飘扬。

    自从八月初四日,郑军攻打崇明失败后。

    郑成功便全军退出了吴淞口,返回金厦。

    在郑军还在温州海面之时,郑成功接到了姗姗来迟的消息。

    驾前军和大顺军联手,在宝庆大破满清主力。

    郑军在宝庆大捷之后在浙江沿海休整,待金厦接到消息后。

    郑军早已经挥师北上,进入江南了。

    待江南兵败后,方才在浙江海面收到金厦传来的消息。

    虽然这个消息已经来到太晚外,但郑军因南京战败所低迷的士气重新为之一振。

    随后郑成功返回金厦,整顿兵马,准备重整旗鼓再入江南。

    可是紧接着孙国主的占领江南的消息便传到了金厦。

    这不由地让郑成功紧张了起来,孙可望这是要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了!

    所以为了壮大自己,为将来做准备。

    郑成功立刻发兵登陆,直取福州。

    只要福州一下,那么在大势之下,福建全省可传檄而定。

    只是闽浙总督李率泰、福建巡抚刘汉祚等人仍旧不愿意投降,福州的三千八旗兵也是忠于咱大清的。

    所以他们致书于郑成功,希望以福建一省之地,换取郑成功让他们乘船北返。

    郑成功得信后嗤之以鼻。

    在现在这个时候,自己要让放了这些鞑子北伐,那岂不是自污名声?

    所以郑成功断然拒绝,统率数万兵马发炮攻城。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郑军依旧攻不破福州坚城。

    数万郑军便一直被拖在了福州。

    时间进入十二月,王自奇攻克广州,带兵北上福建的消息传来。

    郑成功的心里顿时紧张了起来。

    “我军五万披甲,顿兵于福州,而王自奇已经兵出潮州,此时已经入闽,诸将以为本藩该如何?”大帐之中,郑成功叹了一口气道。

    郑军虽然在南京城中损失惨重,但郑成功带回金厦的仍旧有近三万披甲。

    再算上留守在东南沿海的兵马,郑军的披甲兵依旧有五六万之多。

    这种兵力依旧可以构成对福建清军的优势。

    毕竟福建绿营虽然编制超过十万,但披甲者只有三万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