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始之于秦,终之于秦 (第1/3页)
孙可望的义父张献忠建国大西,后又称藩于大顺,成为大顺秦王。 方于宣建议定国号为西或者为秦。 第五,按照自己的封地定大号…… 孙可望虎目一扫,没想到按照建号的传统。 “秦”这个字竟然和自己百般的吻合。 他是秦人,他义父是秦王,他自己也是秦王,他麾下的大将也大多数为秦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自满清入关以来,天下英雄无不赴身国难,唱响了一曲曲悲歌。 在这场大悲剧中,前期的李自成、张献忠、刘宗敏乃秦人。 中期的李过、高一功、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乃秦人。 后期的李来亨、刘体纯、袁总第、郝摇旗乃秦人。 在这场属于整个民族的浩劫中,虽天下人共往。 但是却是秦人出力最大。 以秦为大号,似乎对孙可望来说是最合适不过。 “吾乃秦人,当定秦为大号。” 孙可望缓缓开口敲定了自己新朝的国号。 他这个秦并非大明秦王的秦,而是秦人的秦。 除了他这个秦人外。 李自成这些在抗清中死去的秦人们,也是需要后人所铭记的。 虽然三百年后,没有了满清黑暗的三百年。 这些人的功绩会被人所淡化,所看清。 满清充其量不过是契丹的升级版。 而不是会祸乱中国三百年的终究反派。 可无论如何孙可望自己却是知道自己这一代人,李自成这些上一代人到底做出了多大的功绩的。 如果没有大顺军的奋战。 孙可望不可能有五年时间可以在云南另开局面。 不只是他这个秦人,李自成这些为抗清所捐躯的秦人也值得为后人所记念。 以“秦”为国号,或许就是对那些在抗清中担任核心的所有秦人最好的交代。 除了这层意思外,孙可望取国号为秦亦有始之于秦,终之于秦的意思。 秦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朝代。 自秦之前,无皇帝,无一统。 夏商部落气息隆重,两周诸侯争霸为主。 唯有泱泱大秦才是奠定华夏大一统之基的封建朝代。 而到了现在,无论如何孙可望所建立的新朝都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世界终将变化。 孙可望所建立的新朝无论如何都会最终消亡。 哪怕是保留帝位,整个封建朝代也会随之而去。 这是历史的大势,无人可阻挡。 既然如此,那就让整个封建时代始之于秦,终之于秦吧。 “国主与‘秦’字息息相关,以秦为国号虽然与暴秦重名,但若国主不介怀,那亦尝不可。”一众大臣见状纷纷开口道。 孙国主现在的威望高得吓人。 莫说是以秦为号了。 就算是他要立天庭,自号玉皇大帝。 也没人能够阻止。 既然如此,那他老人家想定什么国号就定什么国号了。 “诸朝到了现在,朕若是不想重名。” “也只能取靖、乾、庆这几个美名。” “可是大乾、大庆、大靖听起来,朕还是觉得大秦更为合适。”孙可望缓缓道。 吴三桂取国号取的是周。 这也已经和周朝产生重名了。 既然如此,孙可望定秦为大号,重名就重名吧。 要是他和康麻子一样不要脸。 康麻子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圣祖。 就孙可望的功绩,他也可以创立天庭,自号天帝。 孙天帝这个名头的确响亮,只不过孙可望还是觉得做人不能和麻子看齐。 他可不觉得老百姓一天吃三顿吃得多。 所以还是低调一点,建国为秦吧! 国号是定了。 一众豺狼虎豹又张罗起了年号。 最后定武、宣武等几个年号摆在了孙可望的面前。 但是孙国主却自己有想法。 “朕先是从长江死地跳出,随后在云南大治,和满清分庭抗礼。” “而后李定国和永历勾结,使我尽丧云贵基业,沦为了丧家之犬。” “可是朕得上天之助,又带领最后的几万兵马转进广西,最终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所以孤决定定年号为‘天佑’!”孙可望正色开口道。 都说满清有天命,可是上天帮了汉人多少回啊! 辽东天灾人祸,努尔哈赤老年发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