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虎山墩之战 (第1/3页)
第340章虎山墩之战 鳌拜此言一出,全场顿时震撼无比。 放弃汉中,让伊尔德、赵良栋回防西安。 调苏拜的西安兵马全数北上。 再从凤翔抽调所有骑兵,伺机返回关中北上陕北。 鳌拜这是打算冒着陕甘战局全盘皆输风险要歼灭王屏藩这支兵马啊! “怎么,你们觉得老夫的计划太过于冒险吗?”鳌拜缓缓道。 “少保,确实如此啊!” 麻勒吉开口道:“伊尔德、赵良栋若北返,那么汉中将拱手让人。” “而凤翔精骑折返,我军将再无能力威胁到吴军。” “一旦吴三桂察觉,那么他以步兵掘壕沟封死凤翔,其骑兵将能长驱直入和胡国柱之军会师西安。” “全面接管关中地区!” “麻学士,你说的不错。” “可是我大清不行此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鳌拜叹气道:“朝廷需要一万精骑用于辽东战场。” “而这支精兵一旦离去,老夫在陕甘必然无法再坚持。”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放手一搏。” “伊尔德和赵良栋放弃汉中,固然会令胡国柱军从汉中北上,从南面威胁关中。” “凤翔精锐悉数折返,也必定让吴三桂的主力得以从容地渡过雍水,掘壕沟困死凤翔。” “可是此举却令人我大清有一个机会,有一个能够战胜吴三桂的机会!” “苏拜有一万西安兵马,苏克萨哈有三万援兵,罗托有五千精骑。” “要是老夫再亲自带着凤翔的八千余骑兵返回。” “那么老夫便能集中五万以上的大军,其中骑兵更是不少。” “有此兵马只要老夫的动作够快。” “便能在吴三桂和胡国柱攻取西安之前击破王屏藩军。” “再携大胜之势南下和吴三桂在西安决战。” “此计已经是死中求活,是为我大清唯一能够打败吴三桂的机会。” 鳌拜说的没错。 现在胡国柱军在汉中。 吴三桂的主力在宝鸡。 马宝的部队在折返。 王屏藩的部队在陕北。 四支吴军中,王屏藩虽然和吴三桂的本部有联系。 但是张勇却死守平凉,几乎让王屏藩孤悬陕北。 要是鳌拜的动作够快的话,的确可以先单独击破王屏藩军。 一时间一众八旗将领纷纷思索了起来。 现在我大清的形势如此。 既然陕甘的局势已经无法维持了。 倒不如奋力一搏。 就算到最后仍旧败了。 可找死也比等死强。 真要是坐视一万精骑被抽调。 然后在陕北被吴三桂的大军碾压。 倒不如乘着现在还有一战的资本进行决战! 要是能够赢,那么不止是一万精骑。 整个陕甘军团都可以出关为大清而战。 “少保此举甚秒。”一众八旗将领纷纷表态。 “好,大清兴废,在此一战!” “老夫将亲自率领八千铁骑从凤翔折返关中,然后统揽各军先击败王屏藩再消灭吴三桂!”鳌拜强打精神恶狠狠道。 当天夜里,鳌拜乘着夜深人静的时候。 令凤翔城门大开,八千清军骑兵竭力隐蔽行动踏上了自己的征途。 然而与此同时,吴国贵已经带着一万吴军督民夫朝着平凉出发。 平凉府,马铺岭上。 两支吴军会师。 “淮国公,好久不见啊。”受封雍国公的吴国贵拱手道。 “雍国公,多日不见,你还是如此的威风啊。”马宝哈哈大笑道。 “哪里哪里,倒是淮国公的气色越来越好了。”吴国贵微笑道。 “那是自然,鞑子的命不长了。” “这群畜牲的命越短,我就越高兴,气色自然就越好了。”马宝笑道。 “那是自然,本帅已经带来了红衣炮。” 吴国贵自信道:“合我两军之力,再调祖泽清从固原南下。” “数万兵马齐聚平凉,再借红衣炮之威平凉必破无疑!” “不错,张勇身为汉人却屈身于鞑子,直到现在都不悔改,也是时候破了平凉斩了此贼了。”马宝恶狠狠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废话就不多说了。” “淮国公你现在麾下有多少兵马?”吴国贵询问道。” “兵马三万,甲兵两万两千余人。马宝挥手道:“甘肃之地的披甲兵几乎都被鳌拜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