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出统战价值 (第2/3页)
。 反正现在他才四十多,养好身体。 晚年便以汉地进取整个大东亚。 也省得杀完鞑子后,孙国主就索然无味摆烂了。 这人啊一定要有目标,要有理想。 昔日阴满清的时候孙国主天天过得那叫一个刺激! 现在灭了满清已成一统天下之势,对吴三桂都不太放在眼里,提不起什么兴趣了。 还是继续搞搞内政,打出一个大东亚得好。 不然晚年就在汉地享福,整个人都颓丧了。 郭壮图闻言,整个人都呆如木鸡。 许久之后,他拱手道:“陛下之志,令小使汗颜。” “尊使,汝主虽然声名狼藉,可是他也是一方枭雄,麾下更是有不少英雄豪杰。” “朕不愿意对吴藩赶尽杀绝,可是天下之事已经如此。” “汝主也该知进退才是。” “若是螳臂当车,一意孤行,那么天威之下,吴藩上下皆为粉末也!”孙可望缓缓道。 “陛下,小使会劝解吾主的。”郭壮图也长叹了一口气。 孙可望有如此大志,周王急流勇退,永镇一地的梦想是破灭了。 但是这位大秦皇帝陛下有如此大志,未必不能容忍吴藩。 或许为他前驱,替他开疆拓土开是吴藩最好的选择。 几天后郭壮图返回太原告知了吴三桂谈判的结果。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孙可望欺人太甚!”吴三桂闻言后勃然大怒。 他还有五省之地,甚至还有山西大半和河南一部。 细算下来足足有六省之地啊! 如此巨大的地盘,他想急流勇退,求一省之地安身立命尚且不可。 孙可望此举实在是欺人太甚! “王爷,我吴藩还有五省之地,还有二十万精兵!” “有如此实力未尝不能效仿前周之事,进取关东,一统天下。” “又何必委委屈屈地向孙可望求饶,去那阿萨姆和哈萨克流浪呢!”大将夏国相当即开口,气愤无比。 “没错,有二十万雄兵在此足可一战,定要孙可望知我等的厉害!”大将王屏藩也是叫嚣着要和孙可望。 虽然眼下吴军在战略上极为不利。 可是孙可望的这种条件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 既然不能投降输一半,那么夏国相、王屏藩等人自然是不惜一战的。 永镇一省既是吴三桂的底线,也是整个吴藩的底线。 若不是割据一地作威作福,那么不只是周王,他麾下的骄兵悍将也绝不答应。 说到底权势一旦掌握了,便难以接受了。 在军阀和寓公之间多少人宁愿一死也要拼死一搏啊。 西安之后外出留学的那位,为了重掌权势都宁愿回国送死了。 而吴藩现在按照孙可望的条件只能全员充做寓公或者被放逐天外。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开战吧! 可是吴藩的武将纷纷要求开战,郭壮图、方光琛等文臣却忧虑无比。 “王爷,你要慎重啊。” “我军的二十万大军中有一半都是孙可望的旧部!” “更何况满清已为孙可望所灭,放眼天下其威望无人能比。” “一旦开战,非但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就连王爷也只怕恐有不测啊!”郭壮图等人连忙道。 此言一出,吴三桂的脸色直接绿了。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那么所谓的二十万雄兵是什么结构。 只是孙可望的给出的条件毫无诚意啊! 昔日李定国以三万晋兵而御二十万秦兵。 而今他吴三桂以三万老本而御十几万降兵。 稍有不慎,那就是北盘江之战李定国麾下兵马死散的下场。 而他吴三桂甚至还不如李定国。 因为那时候李定国手握抗清大义。 而现在吴三桂却要带着这些降兵去对砍声望如日中天的孙可望! 一时间吴三桂陷入了两难之地。 既不愿意委委屈屈地投降,又不愿意仓促和孙可望对抗,最终令自己满盘皆输! “王爷,马宝等西营降兵降将或许不愿意再和孙可望开战。” “但是让他们去打大顺军却未尝不可。” “孙可望之所以给出这样的条件,无非就是觉得我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