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黄公公的提点 (第2/2页)
> “黄公公可在?” 王宵从怀里,摸了五两银子递过去。 “这这……哪好意思呐!” 太监腆脸笑着,手头却不慢,拿过银子揣了起来,才道:“公公就在衙门里,王公子随咱家来。” “有劳!” 王宵拱了拱手。 这次没再让他坐冷板凳,而是直接带到了黄公公休憩的地方。 “晚生见过公公!” 王宵放下匣子,拱手施礼。 “免礼,东西可带来了?” 黄公公摆了摆手。 “正要请公公过目!” 王宵把匣子打开,让那名太监与自己搭個手,撑开云锦。 顿时,黄公公眼神直了,快步上前,逐分逐寸的抚摸起来。 “好,好,好!” 黄公公连道三个好,才道:“此锦美仑美焕,王公子确未让咱家失望呐,太后娘娘若是身着以云锦织就的礼服,必心喜,不过眼下距离太后寿辰只有两个多月了,咱家将云锦献进宫,再由尚衣局裁剪缝制,又要一个月。
咱家只剩下一个月,一个月内,你家还能织多少?” 王宵掐指计算,好一阵子,为难道:“时间确实紧了,毕竟云锦初织,旁的织工织不了,一个月内,最多只能再为公公织五匹。” “行,五匹就五匹!” 黄公公点了点头,唤道:“来人,给王公子上茶!” “哎哟,公公,晚生乃是晚辈,这可使不得!” 王宵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使得,王公子先坐下,咱家还有话和你说!” 黄公公笑咪咪,压着王宵的肩膀,强行摁坐下来。 很快有小太监奉来茶水,以明前碧螺春沏就,茶水碧绿,叶片针毫毕现,轻轻一嗅,清香徐来。 王宵就着茶,与黄公公闲聊,恭敬中不失风趣,让黄公公暗暗点头,这小子……上道,随即话音一转,便道:“王公子对此次主考官可有了解?” “正要请公公指点!” 王宵心知如黄公公这种人,绝不会废话,当即端直身子,面容一肃。 黄公公道:“咱家从金陵织造局得了些消息,风闻金陵知府贾雨村对你颇有微辞,故你虽是案首,却不可自满。” 府试的考官与县试类似,同样是五名,有知府、同知、府提学,两名从南国子监下派的学正。 一般来说,案首必中秀才,是知府给知县面子,和考生没太大的关系。 毕竟知府与知县同是吏部任职,前者对后者,只有参劾权,没有任免权,很多事情没有知县的配合,知府会很难堪。 如果二者不和,闹到省城,乃至朝廷,就不是难堪的问题了,而是身为堂堂正四品知府,连个七品知县都压不住,能力堪忧。 终大周一朝,时有府县相煎,知县基本上革职,但知府也由此绝了仕途。 所以案首的本质是一种官场的潜规则,知县报个名额上来,本府保他必中,工作上你配合点,伱好我好大家好! 在王宵眼里,苏州知府没有为难自己的必要,只有南国子监的学正…… 可自己哪里得罪他们了? 见王宵眉心微锁,黄公公又道:“咱家还风闻,与你同县的童生张文墨,乃金陵知府贾雨村的入室弟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