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2. 盲校之行,来自蓉城爱乐的惊天秘闻! (第2/3页)
猛将。” 老祁乐:“行了,咱们也走吧。” 去往黎明盲校的路上,老祁和李安提了个想法,说想好好地搞个合唱团。 李安答应了。 - 上午的演出,总体还算顺利。 胜利街学校一共带来了六个节目,其中有两个是学校老师临时准备的。 除了开始前的舞台准备事宜,节目开始后,李安就一直在台下坐着。 注意力全部都给了周围的特殊小听众。 怎么说,和他想象中不一样。 他以为这些小听众会很安静一直从头听到尾,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节目刚开始,离他不远的位置忽然响起了一声大叫,导致演出差点中断。 演出结束之后,李安随学校的老师参观了孩子们的教室,宿舍。 也和几个盲童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 一个小男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来临李安正跟这个孩子在聊天,孩子一直都很热情,可忽然之间就冷下了脸。 对他说:“你不要问我这么多行不行?” 弄得他当时不知所措,除了抱歉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校长苏伟解释说,盲校的孩子有时候会情绪化,沟通的时候尽量要避免过多提问。 “实在抱歉。” “不不,苏校长,是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孩子们都很可爱。”李安能理解,设想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时,谁都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 更何况是一群孩子。 饭间苏伟给众人讲了黎明盲校的过往。 起初是几个在蓉城务工的盲童家长去教育局询问孩子上学的问题,当时林荫片区确实没有能够给这些特殊孩儿童提供上学的地方。 在深入了解之后,苏伟发现这个问题不是几个个例。 看着一个个特殊家庭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而苦恼不堪,苏伟便有了建立一所学校的想法。 再后来,苏伟辞去教育局的工作,投身到了这项事业中。 至于其中的过程,苏伟没有细说,但是对方45岁还没结婚,这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这一段李安之前就听老祁讲过,当时他只是很佩服这位苏校长,没有什么特别感觉。 但是经过今天一行,看着校园一草一木,孩子们的一颦一笑,他才深深感觉到其中的不易。 饭后苏伟邀请李安参观一下他们学校的音乐教室。 音乐室很大,设施建设都不错,教室最后的玻璃柜里还陈列了一排乐器。 各式各样,种类齐全。 “苏校长,”李安好奇,“咱们学校也开设了各类素养课吗?” 苏伟解释:“这些乐器是一位热心家长赞助的。” 一顿,“其实我们也一直想给孩子们开设这类课程,只是难度太大。” 李安想想确实,就好比长笛,在胜利街小学,一个老师可以同时应对一群孩子,在这里,恐怕应对两个孩子都困难。 而且还要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难度可想而知。 下午回胜利街的路上,老祁问李安:“如果让你来,你有把握吗?” 李安:“没有。” 老祁开玩笑道:“你可别小看黎明,钱不是问题。” 李安忽然有点恼:“这不是钱的事。” 过了一会。 老祁叹了叹:“苏伟也想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啊,可对于这群孩子,音体美,除了音乐,还剩下什么呢。” 李安:“是。” 回到胜利街小学,校门口有不少等着接孩子的家长。 李安三点还有课,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把小车送回家。 小车本来以为老师今天有时间陪她转转校园,得知老师一会还有课,小脸上的失望还是被李安捕捉到。 “下周四你们拍小学毕业照对不对?” 小车一愣。 “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嘛,你拍毕业照我来陪你。” 小车摸摸鼻子:“我以为您忘了。” 李安一乐,“走吧,送你回家。” 小车忙摆手:“老师你快去上课,我自己回家就行。” 这时李安叫的网约车已经停到了路边。 - 回家的路上,小车兴奋地告诉李安,说她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交到了一个朋友。 “老师,她叫许梦简,和我一样大,不过才上4年级。” “好名字。” “老师,许梦简出生没多久就看不见了。” 对面小车小小地哀叹,李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摸摸小车的头,“她认识你也很开心吧。” 小车:“我也不知道,老师,她说她很喜欢我弹的孤勇者,她上午我弹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