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旅途记事八:哆来咪发唆拉西 (第2/3页)
现在是音乐课时间。” 一句话,孩子们的注意力回到了眼前。 从小北手里拿回手机,李安宣布继续抓阄。 王小虎第二个伸手,抓到了季洋大师姐的1号。 车琳第三个伸手,抓到了马可的5号。 马可第四个伸手,抓到了小北的4号。 就剩下季洋没有抓,不用看了,剩下的是王小虎的6号。 每个孩子都拿到了编号对应的乐谱。 “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用心看,五分钟好,你们在车琳的平板上完成视奏。” 众孩:“???” 李安乐:“我也没说不让你们视奏,对不对?” 众孩:“!!!” 李安掐表:“一会按照抽到的谱面编号顺序依次轮流视奏,第一个要被演奏的是季洋大师姐的1号作品,王小虎做准备吧,五分钟计时,现在开始。” 孩子们快被玩坏了。 李安利用这个空当在手机上查了一下,如果被孩子问起为什么会有战争,应该怎么回答才合适。 他确实没有经验,可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 王小虎从来没有觉得五分钟的时间过得这么快。 他感觉自己才看了不到一分钟,还有十多小节没有看,老师就叫停了。 “来吧。” 李安把平板悬空举起,“季洋你给他举着谱子。” 王小虎走上前,看着电子屏幕上的黑白间,心里说不出的紧张。 李安再次强调规则:“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机会,硬着头皮,也得一口气按完,就用一指禅。” 季洋见王小虎更紧张了,便让对方放松,说道:“这可是我的首演哦,弹不好的话,哼哼!” 哈哈哈—— 被季洋师姐这么一“威胁”,小隔间里的气氛眼见松快下来。 王小虎嘿嘿一笑:“那我就不客气啦。” 屏气凝神,王小虎注视着谱子上的第一小节,伸出一根手指。 按下。 “噹—” 一个舒缓的二分音符。 “噹—噹-噹—” 接着一组大附点上行,落到了下一小节的第一拍上的四分音符。 开头不错,前两小节的音高节奏都没有出现错误。 渐渐地王小虎放松下来,不过心里放松不代表身体放松,他高度集中地控制着一指禅。 李安全程就看着王小虎,包括王小虎看谱的频率,以及下指时的表情状态,心道还不错。 尽管季洋写的这段旋律其实很简单,没有大的音程跨度,节奏也是方方正正,但能在这种条件下用一根手指把音符交代清楚,小伙子是有进步的。 谁说一指禅视奏不是视奏了,视奏考验的就是从反应到落指完成之间的效率。 所以平板上反应慢,效率低,换到真正的钢琴上,那也快不了多少。 偶尔出现的几个错音在李安眼里也无伤大雅,毕竟工具有限,他都会犯错,更何况孩子。 王小虎弹着,小伙伴们观察一旁仔细观察着。 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 季洋大师姐的注意力也在王小虎的演奏上,只不过她更多的是放到了音乐本身。 很奇妙。 季洋听自己弹是一种感觉,听别人弹,完全变成另外一种感受。 就像和她曲子之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明明是自己写的,却又有点陌生。 甚至于她觉得王小虎弹得比她自己弹得还要好听,而且有几个地方她想改改了。 “噹。” 就在这时,王小虎颤抖的手指按下最后一个音。 “哗—” 李安带头鼓掌,接着笑问,“怎么样大师姐?是你想要的吗?” 季洋一笑直言,“王小虎弹得比我弹得好,”说着对王小虎伸出手掌,王小虎甩掉额头上的汗,畅快地伸手一击,龇牙一笑:“师姐过奖。” 李安乐:“来,下一个是4号,刚才谁抽到小北的了。” 马可举手:“老师我。” 同样的方式,李安举着平板,小北举着自己的谱,马可来弹。 除了季洋和小车,其他三个孩子都只写了四个小节的旋律。 算上小车,孩子们创作的旋律本身也比较简单。 在马可出色地完成了小北创作的“音阶练习曲”之后,季洋、车琳、小北三人先后演奏了王小虎的“famimi、famimi”莫扎特主题创意,马可的“lalalalasol”偷懒式固定主音片段,以及车琳的“doldolerermimifa”带着点康塔塔味道的旋律。 每个孩子都在视奏中做到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