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0.旅途记事二十六:最后的停笔者 (第1/2页)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卷一地球第一站,还钱之旅340.旅途记事二十六:“最后的停笔者”言归正传。 宋康:“一会我们分为三组音,第一组单音,连续弹五个,没有间隔,只弹一遍。” “第二组音程,连续弹五个,无间隔,只弹一遍” “第三组和弦,连续弹五个,每组和弦之间间隔一秒,弹两遍。” “每组题目之前弹两遍标准音,听明白了吗?” 众孩:“听明白了。” 刘子涵只觉眼晕,大家为什么都这么淡定 李安:“抱歉宋老师,我想问问每组题目的作答时间是?” 宋康:“每组题目结束之后会给大家留出一分钟的作答修改时间,和弦听辨结束一分钟后,收卷。” 这已经比他大学里考练耳的要求高出数倍了,他还真有点期待这些孩子们一会儿会给出怎样的表现。 除了他以外,谁又能给出一份满分的答卷。 他这么想当然不是觉得自己是在欺负孩子们,听音这个东西,会者并不难,如果再加上天赋的加成,谁欺负谁,恐怕还不一定呢。 反正要是把小学时期的他,和这些孩子放到一起比听力,他估计自己连大口呼吸都不敢。 - 泳池的另一边,傅宇没想到自己竟会看到自己的老师来参加最后一环的比拼。 老师不是一直都反对自己游泳吗? 整个下水的热身过程中,老师也没和他说一句话,但是他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老师那里。 这让他错过了另外一个泳道上那个疾驰的身影。 王小虎入水之前就做了一套专业的热身动作,入水简单做了几个动作就游了两下,五十米泳道是他最熟悉的,他已经找到感觉了。 停手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跟在他身后女教练笑问他:“学了几年了。” 王小虎脸上水一抹,脚下悠闲的踩着水,嘴上酷酷的说道:“四年。” 说着他看向另一边的滚筒现场,隔着同名的充气筒,他能看见大家在教练的指导下都踩得有模有样。 可以。 确实可以,每个队伍都把滚筒踩到了对岸。 多人踩滚筒,其实就看配合,力使到一处,左右频率一致不打架,然后稳定向前就可以。 平时大家玩,觉得难,关键是把这个东西当玩了。 现在可不同,在每个孩子心里,它已经上升到了竞技,所以从态度上,大家就不一样了。 有不太想争第一的人,但没有想当吊车尾的人。 拿出大战当前的态度,配合教练的指导,大家正在飞速地成长着。 十分钟的时间一晃而过。 “集合!” 随着一声召集,六组队员来到滚筒赛场前,教练们把六个滚筒归位。 听力测试需要的座椅纸笔也已经准备好。 袁小鱼再次重申了每一环竞赛的细则,并提出听音测试结束后,会给三组额外增加三秒的提前出发时间,因为三组少一人。 对于这一点,其他各组绝没有意见,但是三组的孩子却集体说不需要。 袁小鱼见状便没再说什么,“好,各就各位。” 一声令下,群员动了起来。 刘子谦苗恒瑞七名参加听力的测试来到桌前坐下。 傅宇豆豆刘笃毅等人前往泳道做最后的准备。 剩下的人集体钻进各组的水上guntang做安全防护准备工作。 每个人的动作都非常利索,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现场看起来仅仅有台。 只是看台上的家长们接着发现一个问题,怎么第五泳道没有人? 几个要游泳的孩子也没有发现。 李安发现的时候直接看向五组的滚筒,眉头一皱,王小虎不就在滚筒里面吗。 也不知道这帮小东西怎么商量的。 陆续所有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规则里也确实没有说一个人不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 规则里只说听音人数不能大于二,踩滚筒人数不能超过五。 人家贝多芬小队也没有在活动人数上违反规则。 “小星,他能行吗?”刘子涵还是有点担心。 唐小星想了想,点了点头。 她虽然一点也不了解王小虎是不是擅长运动和游泳,但是她注意到王小虎有腹肌,所以她以此推断王小虎没有问题。 就算王小虎没有腹肌,她也觉得王小虎可以,她就是愿意相信王小虎,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她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同学。 蛮有趣。 宋康来到钢琴前:“各就各位。” 现场一瞬安静到什么都听不见。 唐小星收回思绪,拿起笔注意力来到了钢琴前。 同一时刻,一排七人除了刘子歌,每个人的表情都凝重起来。 听音测试就要来了。 “第一组,单音。” “标准音。” “噹—” “噹—” 宋康连续两次弹下两个小字一组的la音。 接着。 “噹—” “噹—” “噹—” “噹—” “噹—” 第一组题目就是五个单音。 李安和几个孩子们在第一个升dol响起就动笔写,到最后一个音响完,包括刘子涵在内,每个人眼前的纸上都清清楚楚的写着五个音。 如果此刻有摄像机来分别拍摄,七张答卷上的写法各有不同,但是指向的都是同五个音。 没有一个例外。 随后整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