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掉纲(加一更,快速推完这个剧情吧,别骂了)  (第1/2页)
    船行驶的速度相当慢,足足拖了四十分钟左右,时间来到下午三点二十多,李海生让李伟将船停下来,放下船锚准备扯网。    扯网需要十几分钟,还要去将布的刺网拉起来,也同样需要至少半个小时。    返回还需要一个小时多点,时间刚刚好。    这一网收获不多,各种各样的杂鱼都有,一共加起来也就五六十斤,聊胜于无。    捕鱼就是这样,有爆网就有空网。    大部分情况下,若是没有台风异常天气的加成,在近海一网能拉到五六十斤,六七十斤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收获。    一般的渔民每天至少要工作14个小时。    去除掉去和返回的三四个小时,用作拉网捕鱼的时间大概是十个小时。    平均每网拉和拆解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速度快一点的渔民每天可以拉到7网,慢一点的就只能拿到6网。    如果每一网能拉到60斤鱼,则6网也可以拉到360斤。一斤卖最便宜的两三毛钱,也可以卖到六七十块钱。    所以,没有渔民想着说每一网都能拉到60斤以上,更不用说100斤。    很多时候一网拉上来就是几斤鱼,十几斤鱼也非常普遍。    不是运气特别爆棚,大部分渔民一天最多拉到100斤多一点。    去除掉柴油和人工,也能赚个20块钱左右。    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很相当不错。    所以才说在这个年代,如果家里有一艘渔船,怎么着都可以发家致富。    不像后世处处受限。    例如每年五月到到八月底是休渔期,严禁出海捕鱼。    长期滥捕导致近海资源下降,基本上很难捕到像样的鱼获,而要出外海的话,又受天气影响太大。    载重轻的渔船在外海工作,风浪稍微大一点就容易出事,几乎每一年都会有渔船倾覆,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    李海生心里大致估算着重量。    第一网黑团头网很爆,估计有三百斤。    第二网的春子也同样爆满,算三百斤。    上午布的片网大鱼估计有一百五十斤。    下午前两波都是零零散散,算起五十斤吧。    第三网的白条鱼不是很满,但白条鱼身材小,不占网的体积,所以密密度大,算个一百五十斤没问题。    最后刚才这网虽然不如第三网,但是比前两网要好很多,就算五十斤。    则最加起来刚好一千斤左右。    就算最后一网收获不行。依照目前船舱里面的鱼货已经完全够和赵家兄弟打一打。    “阿生,我们现在就去拉布的片网是不是?”    “嗯,拉吧,活水舱已经满了,时间也差不多。拉起来赶回去,刚好时间能对得上。”    “行。”    李伟驾着船,带着三个人和满舱的鱼,向最后一个布网点而去。    剩下的事就比较简单,李海生便没有怎么注意,船在行驶,他和李刚与王建业随意聊着天。    等反应过来,他突然感觉船好像走了不少时间。    原来估计拉网的位置,离最后一个布网处应只有几分钟船才是。    他站起身,看着海面问李伟,“还没到吗?”    李伟摇摇头,也是一脸纳闷。    “不应该啊,我记得明明我们就是把网下在这两个礁石中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