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节大拜年 (第4/5页)
新的商东县城区规划上,特意设计的环城路还绕着吴家村外围转了个弯儿,将吴家村也扩进了城区范围内。 吴天对于这些变化自然是欣喜不已。 坐在再次重建的村委会村支书办公室里,吴天继续给大伯打气的说道:“大伯,咱们村现在可是名符其实的亿元村了,你这个当支书的,再加把劲,把咱们村搞成天下第一村才算风光呢!” 毫无疑问,现在的吴家村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亿元村了,至于大邱庄,在去年年初就已经被确认为全国第一个亿元村的,在这一个名头上,吴家村落后了一年时间,即便现在,吴家村也没有被正式确定亿元村——按照吴建军的话说,就以五级村现在的名头,就已经被那些前来参观考察取经的外地人搞得不胜其烦了,再搞一个亿元村的名头,没得累人。 至于天下第一村的名头,吴天记得那是要到九几年的时候,才被华西村摘走的,吴家村倒不介意争夺一下那个威名——按照吴天对大伯的说法,挣个名头,其实好处颇多,吴家村的名声大了,对于大河酒来说也是个无形广告不是?再说了,一个全国知名的富村,必然是要受到县里、市里、省里,乃至中央的高度重视,各种政策倾斜下来。少不了吴家村的好处! 当然了。村子可以高调一点。不过吴天却不建议大伯个人太高调了,想想那位著名的村长最后的下场,可实在让人感叹啊。 “大伯,咱们村下一步再展,可不能只指望酒厂这一门生意了,还得再开一点别的项目才行。”吴天说道。 “我们也考虑过这个情况,看看大邱庄他们的模式,就是实行集团化生产模式。进行多钟经营。”吴建军说道,“健民前一段考察了一下,他提议村里再搞一个机械制造项目来,不知道行不行。” “机械制造?”吴天皱了皱眉头。 “嗯,是这样的,”吴建民咳嗽一声,说道,“现在咱们商城这边,随着第一机械厂的兴起,机械制造这一块儿热度很高。不过私营企业想介入进去,难度也不小。关键就是技术达不到。所以我考虑,咱们不搞整机制造,只做一些零部件生产的工作,给第一机械厂提供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件。这一块儿投资不大,不过利润也不算低……”
吴天一边听着,一边思忖着。 自从姨夫接手第一机械厂后,这半年多来,倒的确将第一机械厂重新扶上了正轨,凭借着食品生产线一系列拳头产品,第一机械厂已经渐渐打出了名声,订单供不应求,甚至已经销出了国外,向东南亚等地打开了市场,订单供不应求,以至于厂里如今都顾不上生产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部件了,转而向市里及周边的其他机械厂、五金厂下订单。 显然吴建民是看上了和张志兴的拐弯亲戚关系,想将这一块儿收入囊中。 “呵呵,二伯,你这个想法不太对头,做下家,总是要受人制约的,搞不好就要被人掐脖子啊。”吴天笑道,“早上我去了我大姨夫家,他说最近宋书记正寻思着,想让他去市工贸委去呢。” 吴建民不禁苦笑了一下,吴天说的直白,不过却也是事实,现在张志兴在机械厂一切好说,帮着亲戚批点订单不在话下,可一旦张志兴调走了,换个人来当厂长,还会不会继续给吴家村订单可不好说了,就算给订单,人家是不是的挑挑你的刺儿,那也不好受啊。 “不过,机械厂这个项目不是不能干,这个项目还是很有钱赚的。”吴天又说道,“第一机械厂是生产大型生产线设备的,咱们可以生产其他种类嘛。嗯,搞农机怎么样?” “农机?”吴建民一愣,道,“拖拉机?那投资太大了吧?” “呵呵,谁说农机就必须是拖拉机啊?”吴天笑道,“比如说收割机,咱们可以从中都拖拉机厂买拖拉机头,咱们自己生产收割系统,装配到一块儿,不就是咱们生产出的收割机了吗?” “好,我就说还是得找小天嘛!”吴建军一拍巴掌说道,“咱们山南可是粮食大省,以后机械化种植肯定要高展的,生产农业机械,可比生产零件有前途。老二,我看就照小天说的这样干!” “呵呵,大伯,也别太心急,搞这个项目,关键还是在于技术,我看村里还是赶紧的先招一些技术人才比较关键。嗯,或者干脆和风云公司的研究中心合作,让他们再成立一个机械研究中心,专门研相关技术,厂里只管生产就可以了,这样风险和负担也小一些。”吴天笑着说道。 “好,就这么办,反正有你呢,错不了。”吴建军说道。 “您可别光指望我,过完年我估计没空管厂里这些事情了。”吴天说道。 “哦,你准备干什么,厂里的事儿都不管了?”吴建军皱眉道。 “出国……”吴天抿嘴笑道。 ********************************************************************************************************************************************************************************************************************************************************************** 吴天确实打算要出国。 这次赚大钱的结果,就是让吴天现了如今在国内,赚钱没地方花。 吴天对未来的大势很清楚。自然知道那些项目是赚钱的。他现在满肚子的好项目可以入手。可关键问题是现在的大势环境,却不允许他现在就介入那些行业,甚至于那些允许吴天介入的行业,对于规模的限制,也让吴天难以继续扩大展。 所以吴天决定还是走出去比较好。 吴天已经计划好了,等小学一毕业,就去港岛上中学,或者干脆就不再上学。直接去米国算了——这几年米国那边还是有不少赚钱的好机会的,再那边呆上三四年,先打下一套基础来,然后赶在九二、九三年回来,国内的环境彻底稳定下来,趁势而起,自然有大把的赚钱机会。 不过究竟自己出国的规划,吴天还没做好最终的决定,因为对他来说,还有一个比赚钱更要紧的问题还没想好怎么处理。那就是老爸的仕途。 吴天很清楚,从明年开始。国内又将陷入一场混乱,而老爸上一世正是因为这场混乱而失势倒台的,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