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对技巧的解析 (第2/2页)
“啧啧,快破10的人口气都变大了。”卢梭说。 “那是自然,如果你回不来,我可就是挽救南粤省面子的唯一救星了,什么鲍尔,他连我的尾气都看不到……”田时伟正吹着牛皮,就挨了陆锦荣一脚。 “训练就训练,哪来那么多废话!”陆锦荣说。 即便要破10了,田时伟还是那个教练一脚就能踢服的‘少年’,他呵呵笑着跑到起跑线上,又向卢梭挥手。 “田时伟最近进步很快,鼻子翘到天上去了,教教他,让他收敛一点。”陆锦荣跟卢梭说。 嗯~卢梭愉快地答应下来。 …… 两人站在起跑线上。 田时伟举出‘V’字形手势。 又没媒体,你得瑟个屁……卢梭瞧着他。 …… “预备~”徐太明喊出口令。 卢梭看着自己的状态栏,敏捷63,力量62,耐力82/100。 状态不错。 同时起跑时他已经不再需要使用‘蓄势’技巧了。 他已经把‘蓄势’技巧‘学会’了,知道怎样去起跑,才能跑得那么快,意识明白,身体也跟得上,完全掌握了。
这就是在德国三个月集训的收获。 …… 啪! 开跑。 田时伟只觉耳边风声呼啸,‘刷’一声卢梭已经冲了出去。 这不抢跑……田时伟带着骇然心情也起动开跑。 前20米,卢梭牢牢掌握着优势。 但也感觉到了田时伟带来的压力。 卢梭目前按照自己的心得,把世界范围内的短跑选手分为三种,一种擅长前50米,特点是敏捷出众或者力量爆棚,第二种是擅长后50米,特点就是耐力极其出色。 饭团探书 第一种以鲍尔和蒙哥马利为典型,第二种则是加特林和尤塞恩。 第三种则比较中庸,前期不错,中期也强,后期也不差,这种就是盖依、田时伟,还有卢梭自己。 当然,这个划分,只是粗略去分,只是由此可以看出田时伟的技术特点,就是不知不觉就跑了个第一那种。 但遇到卢梭,只能被全程压制。 前期起跑比卢梭慢,中期途中跑也比卢梭慢,后期持续力还是差过卢梭。 两人隔了四五个身位分别冲线。 然后计时器上显示出两人分别是: 9.88和10.02。 田时伟瞧着自己的成绩。 再瞧着轻轻松松完成全程、明显没用全力的卢梭。 “你丫真是个变态!”他骂道。 …… “跑得更轻松了。”陆锦荣对卢梭说。 “怎么说的?”卢梭有点好奇陆锦荣是怎么看出来的。 “就是一种感觉吧,特别是起跑,不像之前那么僵硬了,但是更快了。”陆锦荣说。 “今天状态好,所以更快,也有可能更慢。”卢梭笑着说。 之所以会有起伏,是因为卢梭完成了对于‘蓄势’的解析,他的起跑并没有使用状态栏的‘技巧’。 在BR运动医学中心的这三个月,卢梭解析了两个技巧,一是‘蓄势’,二是‘平衡’。 ‘蓄势’花费了将近两个月,‘平衡’则很简单,只用了不到一周,因为卢梭之前就有‘平衡’的底子,重新掌握起来更容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