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7.投票制的第一次使用  (第1/2页)
    作为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听完朱由校的话眼珠子一下子就亮了。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皇帝们都担心相权太大,影响皇权,宰相们都怕皇帝太过独断专行。    虽然不少人说,限制皇帝的权利,能有效防止皇帝瞎搞,利国利民。    可老方同志知道,更多的,是当官到了一定程度,怎么都想将手里的权势给扩大一些。    按照皇帝的说法,内阁统筹,各部门各司其职,处理各项政务。    方某现在管着兵部、工部、刑部......还兼任着秘书处的一把手,再加上咱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嘿嘿!    方从哲险些笑出声来。    刘一燝心里也在盘算,按照皇帝的说法,刘某这个内阁次辅,管辖着吏部、礼部,还有九卿之中的三个部门。若真的各自管各自的事儿,那天下好多事情都可以刘某一言决断!    平心而论,这样的权势,基本上可以说是相权的巅峰。    此间的诱惑,着实让人无法拒绝。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以往,有什么事儿没处理好,都可以让皇帝背锅。若是按照这种方式去处理政务,一旦出现任何事情,要担当的责任极大!    哪怕是把责任推给皇帝,说他弄出的处理政务的方式不行。    咱们如今在会的这群人都会被人骂成皇帝的帮凶!    那些个狗日的言官怕是要喷死人。    这还是后话!    最主要的是现在,一旦那些官员知道皇帝如此不务正业......    那就真的会和张问达说的一样,闹出大乱子来。    “皇上!”    刘一燝深思熟虑一番后道:“您的安排本来并无不可,但时下,百官们本就对取消常朝有着不小的意见,如今在减少领导班子成员会议的频率,臣怕得不偿失。届时,言官们劝谏起来......”    会让人感觉很烦。    这是刘一燝没明说的那半句。    可你刘一燝考虑的仅仅是烦?    当然不是。    在大明,很多官员下野回家会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要么写书,要么教学,用以养望。    这样做,说来说去就俩字“清名”。    朱由校咧嘴一笑,已经将刘一燝反对的原因猜到了个大概,本想说一句“这些事情,你们可以说成是朕独断专行。”可转头一想,凭什么?    朕放权给你们,还要朕一个人去横眉冷对千夫指?    “刘卿家由此顾虑实乃常情。朕理解!”    朱由校微微一笑,轻声道:“但是,大明如同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巨轮,不能因为部分人的反对而停止前行。不如,咱们投票决定吧!”    “投票?”    在场的人一头雾水。    啥意思?    “是这样!”    朱由校解释道:“任何一件决策,总会有人反对,有人赞成。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咱们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下赞成、反对或者弃权,然后对所有人的意见进行统计。那种选择的人最多,咱们就遵照执行。”    朱由校简单解释了投票的cao作方式,在座的人都是大明的人精,哪里还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