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以后我跟你混吧 (第2/6页)
这儿叫锅子回家吃,现在不成了,不能外带了” 看着丁师傅遗憾的样子,李学武笑着说道:“人人平等了嘛”。 “呵呵呵” 丁师傅倒是没表现出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也是,现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都穷的就只剩下300多间屋子的大宅了,还有啥可说的。 这个店里的服务倒是很别致,那个伙计端着个托盘过来,按照每个人的需要给搭配了蘸料。 走的时候还说需要料的时候再叫他。 铜火锅咕嘟嘟地冒着香味儿,李学武看了看锅底,还真是清汤,都能见着锅底儿。 什么渣子都没有,奶白奶白的,就只有葱白,姜片在汤里飘着。 “看出不一样了吧,嘿嘿” 丁万秋笑着介绍道:“他们家的汤都是先熬好了的,然后再上来煮,都是牛骨汤,特别鲜,涮rou前可以先喝汤” 果然,丁师傅刚说完,伙计便拎着一个铜壶走了过来。 先给四人面前的碗里各舀了一勺滚开的牛骨汤,然后用铜壶又往锅里添了些白色的汤。 “尝尝” 丁师傅对着李学武和棒梗示意了一下。 这伙计倒是好眼力,知道这是第一次来的,也是被丁师傅引来的主顾儿。 “咱们家的牛骨汤是彻夜不停地熬煮的,师傅也是家里的老师傅,您尝尝” 李学武尝了一口,还没等李学武说话,坐在一边儿的棒梗先说话了。 “这汤真好喝啊!” “呵呵呵” “哈哈哈” 伙计得了夸奖,笑了几声,便去后面端菜去了。 李学武放下汤匙,笑着说道:“咱们四九城最宝贵的就是这些隐藏在胡同里的风味了”。 “这话我倒是不止一遍听说了,看来你也是个吃货了” “哈哈哈哈” 李学武笑着说道:“我回来后去过东来顺,怎么说呢,是正宗的,可那大饭店就是吃不出这小馆子的味道”。 丁师傅笑着回道:“我管这叫家门口的味道”。 “呵呵呵” 李学武也是点头赞同道:“我明白,就是那种溜溜达达走着来的轻松,吃完了溜溜达达回去没有拘束的味道”。 两人正说着,伙计把三层塔盘拎了过来,每层都摞着rou。 “听您说了东来顺了,咱们家跟他们有些不一样,咱家的rou不分位置,码齐了得,但刀工并不差,您瞧瞧” 许是刚才听见李学武说的话了,这伙计放下盘子后介绍了自己家的特色。 棒梗看着这么多的rou上来也是惊讶了,这……这吃得完吗? 伙计介绍完又陆陆续续地从后厨端上来白菜、木耳、冻豆腐等配菜。 菜都上齐了,这才端着柜台上李学武他们一进门便烫好的酒壶走过来给李学武三人各满了一杯。 “丁师傅,酒就在这儿温着,您再需要了叫我” “您辛苦” “您客气” 说了这么两句话,这伙计便不再往这边儿来了。 这是李学武从打回来以后,第一次遇见服务这么好的店儿,王府井都比不上。 想想也就是只有后世那个干火锅店却因为服务出名的店能比一比了。 “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咱爷们儿有缘,走一个” 见丁师傅先敬酒,李学武便也端起杯子跟丁师傅和周常利碰了一个,一饮而尽。 由着周常利给倒满了酒,李学武夹了羊rou在锅里涮了几秒钟,然后放在了棒梗面前的碟子里。 “就这样夹着涮,然后放在碟子里,再夹着沾碗里的酱料吃” “谢谢武叔” “嗯” 李学武点点头,便不再管这胖小子。 棒梗的客气和礼貌都是被李学武潜移默化着给培养出来的。 嗯,李学武一直讲,包括跟秦淮茹也是这么说,教育孩子你得讲道理。 这“道理”不能老是拎在手里不用,你得叫孩子看得见,听得出响,着在身上的疼。 孩子习惯的养成不用多久,十天半个月准教得出来。 如果教不出来,那一定是没往狠了教。 让他扫几个月院子,看看院儿里人各种白眼,什么礼貌都懂了。 孩子不懂事儿,那是因为家长把孩子的脑袋抬得太高了。 让孩子把头低下来就能看见礼貌两个字就在自己脚下了。 “丁大哥,我敬您一杯,感谢上次的帮助,也感谢今天教我这么多功夫” “哈哈哈” 李学武的敬酒让丁万秋很是高兴,客气着跟李学武碰了杯,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吃rou,这羊rou香” 李学武尝了尝,虽然没有分位置切,但是整体的rou味一点儿不差,是有股子草原羊的香味儿。 周常利在丁万秋的示意下也敬了李学武一杯。 李学武也喝了,算是把上次的事儿翻篇儿了。 丁万秋也趁机说和了几句,无非是练武之人,都有些急脾气,又因为师侄家里困难,所以混了这一行,行事多有不周,请李学武多原谅。 想起将要进行的行动,李学武不经意地问道:“知道交道口和北新桥谁混得最好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