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今晚的消费由 (第5/6页)
而李学武却是没有接这个话茬儿,而是笑着看向了于敏,等待着他的下文。 刚才于敏说朋友有事儿直接说,就是在给他接下来的话铺垫呢。 于敏见李学武不接茬儿,便看向了聂连胜,示意他来说。 聂连胜得到于敏的示意,迟疑了一下,对着李学武说道:“上次咱们说的,你要的那些东西……” “哦?” 李学武听见聂连胜的话眼睛一眯,笑问道:“聂队是跟于主任合作了?” “呵呵呵,还是我来说吧” 于敏笑着解释道:“其实这事儿跟我还真没关系,还是聂队的事儿”。 “聂队有一批收缴要处理,就找到了我,让我帮忙处理一下,可随后聂队又说找到了买家,因缘巧合,我这才认识了你” 李学武端起眼前的茶杯喝了一口,随后叠着腿靠坐在了沙发上。 而周亚梅则是面色微白地坐在一边听着几人说话。 “但前天的事情和昨晚的事情让聂队不好意思了,这才又找到我” “我一想,您说的要的量不多,聂队这不是正合适嘛,何必因为这么点儿事儿坏了关系呢” “这不嘛,我就跟着聂队来给你说说” “哈哈哈哈” 李学武余光看见周亚梅的脸色又白了白,伸手轻轻拍了拍周亚梅的大腿,指着于敏那边示意道:“给于主任倒茶”。 周亚梅身子激灵了一下,但还是站起身走到茶几旁端起茶壶给于敏续茶。 “谢谢” 于敏笑着对李学武说道:“真羡慕李处的生活,红袖添香,知己相伴”。 “哈哈哈哈哈” 李学武摆摆手,笑着对于敏说道:“都是朋友,哈哈”。 说笑完,又对着于敏旁边的聂连胜说道:“其实大可不必麻烦于主任,你还是没看得起我李学武啊!” 其实李学武知道于敏啥意思,试探和胆小。 因为胆小,怕李学武看了昨晚那些东西有别的心思,所以借着聂连胜的事情来试探李学武了。 你不是说啥都要嘛,你不是说有朋友做买卖嘛,你不是又说量不大嘛。 现在买卖来了,量还不大,你要不要? 你不要,那就是有情况,或者是来侦察的,或者是有什么目的的。 你要是要了,那于敏就是想要看看李学武到底是个什么能力。 “呵呵,我真没这个意思,兄弟” 聂连胜苦笑了一声,说道:“这次是老哥吹牛哔了,事儿办岔噼了”。 “呵呵呵” 李学武示意聂连胜喝茶,随后笑着说道:“我说了,都过去了,不知道老哥都准备了什么?” 聂连胜看了于敏一眼,随后对着李学武说道:“白酒、大米、包米,还有几台机器”。 “啥玩意?” 李学武挑着眉毛看了看聂连胜问道:“怎么还有机器?” 聂连胜不经意地又看了于敏一眼,这才回道:“是马三儿的东西,这些都是,那机器是一套纸箱生产的设备”。 “马三儿还整过纸箱厂?” “嗯” 聂连胜点头道:“不大,跟付海波联系的,直接供应炼钢厂”。 李学武对这玩意儿了解不多,对纸箱的认知仅仅是每次拆快递的时候才接触。 但李学武知道这玩意儿的利润,前世他原单位的对面儿就有产业集群。 真的是整村整村的做,整村整村的富。 李学武点点头,又问道:“大米哪儿来的?东北不产这玩意儿吧?” 李学武说的不产,不是东北没有种植水稻的意思。 其实几千年前东北就有种植水稻的历史,新唐书说武则天为了渤海国的大米还发动了一场战争。 这里说的渤海国就是东北地区。 李学武的意思是大面积种植,似是后世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那种产。 现在东北有种水稻的,可完全不够本地人吃,更不用说后世的供养全国了。 这个时候东北主要粮食作物还是玉米、高粱为主。 包米茬子,二米饭,说的就是这两种作物。 “是,东北是不产” 聂连胜解释道:“是南边过来的,也不知道马三儿他们怎么弄到手的”。 李学武点点头,问道:“都有多少?” 聂连胜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李学武,道:“这是清单”。 李学武看了眼聂连胜,伸手接了过来。 白酒二十桶,大米五吨,包米十吨。 抖了抖手里的白纸,李学武知道怎么回事儿了,这可能不是马三儿的东西。 “卡哒” 李学武拿出打火机,将手里的纸条放在烟灰缸里点着了。 “兄弟……” 聂连胜见到李学武动作直接傻了眼,不知道李学武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还烧了。 而于敏则是眯着眼睛看着李学武,他倒是有些相信李学武的话了。 这不是找倒霉嘛! 上次这么相信李学武的那个人,现在老婆还坐在李学武的边上呢。 而李学武则是抽了一口烟,笑道:“白酒两千斤,行价一千六”。 李学武的话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