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三百六十三章 任劳任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任劳任怨 (第4/6页)

则是负责一枝独秀”。

    韩殊看向董文学问道:“这就是你在培训期间起早贪黑写的那篇工作计划的原因?”

    “呵呵呵”

    董文学笑着说道:“这么乱,谁争都得不到,因为有利益关系在里面,只能选不争的那个,才能平衡大家的诉求”。

    说着话还欣赏地看了李学武一眼,道:“那篇工作计划你看着办,不必循规蹈矩,你的思维要比我活跃,更能适应现在的环境”。

    “老师您高看我了”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我有想法,但还需要您这位船长把握方向,咱们同舟共济,这样我师母才不会说我是小狐狸啊”。

    “你还挺记仇!”

    “哈哈哈哈”

    韩殊笑眼看着李学武问道:“跟顾宁处的怎么样了?我怎么听说你给丁阿姨打电话了?”

    说着话还看了董文学一眼道:“看来你这船长当的不咋样啊,收到你学生的问候电话了吗?”

    董文学这个时候也叛变了,调转枪口往里打。

    “唉~可惜咱这不是儿子嘛,要是有个闺女,不也享受这个待遇了?”

    “可受不了你们俩了”

    李学武笑着站起身说道:“得了,中午饭也不供了,我也别跟这儿等着了”。

    见李学武要走,董文学笑道:“你师母不给你做,我给你做”。

    “拉倒吧!”

    李学武笑着走到门口穿了大衣,笑道:“您先搞明白焖饭加多少水的问题吧”。

    韩殊笑着转头问道:“真不在这儿吃啊?”

    “一会儿去接顾宁,中午约了家里人一起吃饭”

    “嚯!我说的嘛!”

    韩殊笑着站起身问道:“什么时候定下来啊?”

    “得等一等”

    李学武戴了手套,手扶在门上说道:“可能就今天闲了,我老师明天去了钢城,我就得挑大梁了,分局那边还等着我报道呢”。

    这会儿外面太阳正足,两人都起身送了李学武出来。

    “加快速度啊,等着你胜利的好消息”

    “是,保证完成任务”

    李学武笑着给韩殊敬了一个礼,随后便上了车打着了火往安定门开。

    今天李学武过来,也是跟董文学确定一下接下来保卫处的工作方向。

    在付斌案审查的时候,董文学就给保卫处未来的工作定了方向。

    这是他成为保卫处一把手的权利,也是义务。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遇见难得一见的机会了,两人都有心在东北开辟一处天地来。

    所以董文学便在刚接手保卫处的时候,跨越式的提拔,去了钢城分厂。

    虽然轧钢厂领导还让董文学兼着保卫处长的职务,但这也更多的是为了借助保卫处的这个部门来助力他更好地掌握炼钢厂。

    在杨厂长和杨书记分别的谈话中很是明确地跟董文学说了,他不是去救火的,要有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

    任谁都知道,炼钢厂已经在上面的领导心里挂了号了,影响很不好。

    今年轧钢厂为什么没有领导晋升啊?跟轧钢厂的一些列事故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现在又有明确的消息,轧钢厂一直缺少的领导也要给配齐。

    包括两名副厂长、两名副书记,这对轧钢厂的正治生态是个较为大范围的冲击。

    在确定是董文学去东北后,不止是杨厂长舒了一口气,杨书记也是对这个人选满意的。

    李怀德虽然有自己的提议,但对于董文学上位他是没有意见的。

    保卫处一直都是他的管辖部门,董文学跟李怀德相处的也是很好。

    对于钢城分厂,李怀德倒是觉得自己的影响力增加了。

    除了聂副厂长有意见以外,其他人竟然都对董文学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杨书记给董文学交代了继续深入调查炼钢厂乱象的意见,但也同时叮嘱他要将范围固定在炼钢厂以内,最大不能超过轧钢厂去。

    杨厂长对董文学的期望更高,知道董文学的文化水平高,希望将保卫处的管理经验带到钢城去。

    董文学也是勇于任事的主儿,适时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里就包括李学武现在保卫处全面实施的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演练制度、保卫处保卫科文件处理制度、保卫处建设意见等。

    杨厂长等人也都支持在钢城将保卫处的一应制度和优秀经验深入下去。

    红星村的训练场已经大体竣工,除了一众参与建设的单位会将自己的保卫和强力部门送去培训外,许宁也有意将钢城的保卫处分阶段送过来培训。

    这个建议董文学在李学武不在的时候直接批复了同意,且要求许宁步子可以迈的大一些,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在保卫处内部开展干部和保卫的交流。

    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支持许宁大刀阔斧地变革炼钢厂保卫处,大换血,大练兵。

    炼钢厂保卫处的变革就是董文学在即将踏上东北前就打的第一枪。

    随后而至的便是其他相关部门的整顿和变革。

    保卫处稳了,其他部门的变革就稳了。

    因为董文学的手里不仅仅是许宁这一把刀,还有杨宗芳这一助力在呢。

    李学武在从钢城离开前就已经跟杨宗芳确定了良好的友谊。

    现在随着董文学的主政钢城炼钢厂,杨宗芳更会紧密地围绕董文学开展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