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至少我记得 (第4/6页)
r> “呵呵,其实早就开始让大家学习了” 杨元松转过身对着秘书问道:“姜秘书,应急双预案制度是什么时候全厂推广的?” 刚才进来训人的那个秘书回道:“一个月了,李副处长回来之后便开始推了”。 “你看!” 杨元松看着几位老人说道:“回来问问你们的儿女,轧钢厂有没有组织大家学习这种制度”。 一众人现在听到原来事情出在自己在厂里上班的家人身上,人家早把方法教给大家了,是家人没有带回来。 哎呀,现在轮到他们愧疚了,怎么能这么埋怨领导呢。 杨元松就是要让大家把怨气散出来,重新建立信任,现在再有了这种愧疚感,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昨晚保卫处一直都在以演练的名义做警示和救援准备” 杨元松很是恳切地说道:“更是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了救援工作”。 “轧钢厂是咱们的大家,可工人的家也是咱们的小家” 这会儿听见书记富有感情的话语,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在确定轧钢厂恢复运行后,除了留守在轧钢厂处理最后问题的李怀德副厂长,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出来看望咱们工人家属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院门口和周围慢慢挤进来不少周围的邻居。 听书轧钢厂的书记在这边,便都来看。 在一听说书记正在做解释工作,来的人更多了。 杨元松看了看院里挤满的工人家属,恳切地说道:“厂保卫更是出动了几百人来这边支援,机关和相关部门也参与了其中”。 “请大家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不会忘了轧钢厂的老工人,也不会置工人的生命于不顾,大家多多理解,谢谢” “都听见了嘛!” 站在书记跟前儿的老头儿对着街坊四邻喊道:“不要再乱传闲话儿了,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书记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咱们大院儿第一个支持!” “支持!” “支持!” …… 杨元松和周围的工人家属握了握手,将秘书递过来的牛羊rou送到了受伤人员的手中。 虽然这牛羊rou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块儿,在这个时候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谁说轧钢厂领导不管事儿的,谁说轧钢厂领导草菅人命的,这不是胡诌嘛! 看看,这还给受伤的送rou呢! 得了rou的当然说轧钢厂的好,没得着rou的也不眼气。 毕竟谁也不想拿自己受伤来换那二两rou。 再一个,现在大家的心都是热乎乎的,都怨自己家人没有把先进的经验带回来,出了事儿还能得到领导们的慰问,还想怎么着。 在围观的这些人眼中,讲话的杨书记就是好领导,他所提到的李怀德也是好领导。 至于最先提出示警和实施救援的李学武,那保卫处之虎还能错得了! 现在大家对这个“虎”的名号倒是不觉的害怕了,更是敬佩和尊重。 要是保卫处、轧钢厂,再多出几个这样的好老虎,那他们也有保障了不是。 送走了一众来慰问的领导,这院里的声音并没有低下去。 后来的跟先来的打听着,先来的跟后来吹嘘着。 不过这么多人在这儿呢,从这里传出去的消息就准确了很多。 包括轧钢厂李学武是怎么预警消息的,厂领导是怎么合理处置的,事情发生后是怎么开展救援的。 大家可都是见了实打实的慰问,那领导是怎么慰问的就不用说了。 跟着杨元松走出来的邓之望很是佩服地看了看前面走着的、跟群众们打招呼的书记。 如果让她说,她也能说出一番不一样的话来,也能达到平息谣言的效果,可终究是不敢保证比书记处理的好。 这种把自己放到群众中去,听取大家的发言,在解释中反驳,在反驳中感动。 这种功力还是值得跟在后面这些领导干部们学习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做事和处理事情的方法,杨书记今天算是给这些人上了一课。 尤其是最先走进去粗暴地训斥的姜秘书,更是知道自己哪里不对了。 杨元松一行走的很广,因为城里终究是要比城外的交通便利些。 就算是走在胡同里,这边也多是有着石板路的。 由着姜秘书指引着,大家又走进了一处胡同。 一进这胡同来就让众人感觉到了不一样。 不仅仅是胡同里干净整洁的环境,也不仅仅是这边的房屋比别处光亮。 是人,是人的精气神。 从这胡同里走出来的,或者进去的人都带着一种优越感。 等他们走进一处大四合院的门厅才知道原委。 “感情儿!你也不瞅瞅我们院里住着的都是谁!” 这会儿贾张氏正坐在门房的炕上缝着鞋帮儿。 手里的针线不停,这喷着唾沫星子的嘴也没停。 “不说我们家淮茹,就说三大爷,那是人民教师啊,觉悟高不高?” 贾张氏看了看后院儿方向说道:“全家除了不听话跑回来的闫解放砸折了腿,就没一个受伤的!” “可不是咋地!” 老七媳妇儿晃了晃眼珠子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