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四百四十七章 谁是坏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谁是坏人 (第1/6页)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正文卷第四百四十七章谁是坏人电话里先是问了治安的事儿,又说了这边的准备。

    郑富华一听李学武真把省钱又好用的招儿想出来了,哪里会不高兴。

    今天的阴霾算是露出一点儿阳光了。

    李学武的要求也很简单,不要分局花钱买,可以用报废车换。

    只要发动机、传动系统什么的好使就行,还就要现在没人开的威利斯。

    郑富华也明白李学武的意思,这威利斯在国内存在快三十年了,都要成为废铁了,能四台换一台,当然合适。

    李学武有办法变废为宝,分局可没有那些家伙事儿。

    其他工厂和单位也没有,所以郑富华答应,将全分局所有的威利斯都送到轧钢厂。

    李学武放下电话后,又开始给所有认识的各厂的保卫处长联系,回收废旧汽车。

    这可真新鲜啊,轧钢厂什么时候开展回收报废车业务了,还是保卫处长张罗的。

    哪个厂没有这种报废车,多的十几辆,少的一两台,都跟犄角旮旯扔着呢。

    现在有人收,当然有人卖。

    李学武让保卫处的综合科的会计和干事,带着钱挨个厂去拉废旧车。

    这玩意儿轻,少的用车挂回来,多的直接用卡车拉。

    保卫处有小金库,做什么事儿都能放开手脚。

    再说那破车也不值钱了,都当废品收回来的。

    别看是破车,你要是个人去收,烂成泥都不给你。

    但你要说是轧钢厂收,那就是有方便条件的。

    想个什么理由不能收啊!

    等李学武把电话打了一圈儿后,在纸面儿上,已经给夏中全准备了小一百台威利斯了。

    当然了,这里面并不都是威利斯,也有后来仿制的车型,不过发动机都是不错的。

    李学武没打算要外壳和配件,让夏中全直接原地组装。

    统一规格,统一样式,统一cao作,让京城跑满红星牌巡逻车。

    “处长,到饭点儿了”

    沙器之走进来提醒了一句,刚才李学武一直打电话,也没敢打断。

    “好,伱先去”

    李学武拿着电话想了想,还是打去了医院。

    “喂?”

    顾宁听见有电话找,就知道是李学武。

    这会儿接起电话,果然是那人。

    “对不起啊,昨晚吓着了吧?”

    “没……”

    顾宁拿着电话看了屋里几人一眼,随后说道:“晚上说吧”。

    “好”

    李学武知道顾宁的意思,点点头说道:“那晚上我去海运仓”。

    “嗯”

    顾宁应了一声便把电话挂了。

    “呦,顾医生,对象啊?”

    “胡医生”

    顾宁微笑着打了个招呼,随后便出门去了。

    她还是有点儿放不开在同事面前说李学武,虽然大家都知道她对象是谁。

    昨晚李学武那通电话确实给她吓了一跳,回到家通过母亲的话才知道原委。

    几人心惊胆战了一宿,今早又被吓了一下,这才理解李学武的用心。

    尤其是母亲给她说了李学武所担心的,她更没有在心里埋怨李学武没直接跟她说了。

    这会儿不跟李学武在电话里多说,是想着这会儿人多。

    这也算是顾宁第一次主动约李学武见面,虽然是隐晦的。

    李学武这边也是怕顾宁多心才打这个电话的。

    放下电话以后便起身往小食堂吃饭去了。

    进食堂的时候李学武还看了看招待所的受损情况,还成,这楼可真结实。

    这个时代的建筑都有着毛子风,嘎嘎结实。

    至少李学武是没有从面儿上看出楼体有什么问题。

    等进了食堂从秦淮茹口中得知,领导都没回来,包间儿里只有李怀德一个人。

    李学武端了自己的碗进了屋,找李怀德边吃边聊去了。

    ——

    负责城外一路的厂长杨凤山一行是在小饭馆里解决的中午饭。

    可桌上的气氛不是很好,大家也都强忍着情绪把饭吃了。

    原因就是鲁正中一家都没救出来,房子塌下来直接把人砸没了。

    这一路走下来,没了的也不止这一家,可全家都没了的只有这一户。

    坐在桌上的众人心情都很沉重,看着眼前的饭菜也咽不下。

    尤其是谷维洁,她是一直守在救援现场的,也是看着韩战带着人把鲁正中一家从废墟里抬出来的。

    六口人,唉~~~

    一上午的走访中,光是房子坍塌的情况就不下十几处,还有院墙和家具器具倒塌砸伤人的情况。

    地震谣言和误传的现象他们也遇到了,虽然都解释了,工人和家属也都信任了他们,可还是避免不了地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他们不知道的是,发生在轧钢厂身上的事也发生在了其他地方。

    在震后短短的时间里,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迅速泛滥。

    致使灾区及其邻区广大群众惊慌不安,一度无心劳动,工业产量下降,农业出勤率降低,其间接损失是巨大的。

    在这次谣言事件中,应对的最好的就属东城了。

    郑富华是一个有魄力,也有能力的领导。

    在听取了李学武的建议后,便联系街道,组织了宣传队和宣传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