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老朱的谈话,朱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2/2页)
    他们所谓的军中影响力,所谓的战友至交旧部,在朱允看来,都将扫进垃圾堆中。    又何须忌惮他们?    “皇爷爷放心,新军已成,后续还会源源不断的有更多的兵士和武器投入新军。”    “孙儿的意思,是让新军替代大明如今全部的军队。”    老朱一惊,神色骤然凝固。    “你说什么?让新军代替所有的军队。”    “不错。”朱允点了点头。    这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不会太久远。    相比装备了热火器的新军,几乎全部是冷兵器的明军,根本不堪一击。    “可咱听说,新军所需的燧火枪,造价高昂,火药就更贵了。朝廷哪有这么多钱,装备那么多新军呢?”老朱反问道。    燧火枪是十分精密的武器。    后来的定装弹,后装枪就更是如此。    以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才能制作成一把枪,价格自然昂贵。    也幸好新军数量不多,要不然还真装备不起。    朱允笑道:“还请皇爷爷放心,其一是新军战力极强,取代原来的旧军,并不需要那么多人。”    “其二嘛,如今孙儿已经成立了技术研究和制造局,随着大规模装备和生产的普及,燧火枪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下来。”    老朱听完,坐在那里,半天都没有说话。    朱允有些不安,问道:“皇爷爷,儿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
    老朱看着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咱建立大明之后,也为天下百姓分了职业,军户,农户,商户,匠人,娼妓……百行百业,皆各司其职,子子孙孙,永世不变。”    “如此一来,咱老朱家的人,也就会一直稳坐皇帝之位,万世不移。”    “可儿你之前开放经商资格,让天下任何人都能经商,如此一来,很多人便不会安心继续做父辈之事。”    “社会不断的变化,对我朱家的统治,实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今的新军,亦是如此。”    “新军战力强大不假,可咱早就听说,新军士兵,并非全部从军户中挑选。”    “这也会让很多人生出野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儿,你要明白,要想让咱老朱家的江山万世不改,就要尽量让天下的人,都安于父业,不生野望。”    “如若不然,人心思变,欲求难满,今日思经商,明日思入新军,以后还会想什么呢?”    “想当官,还是想当皇帝?”    “咱只有让他们永远都老老实实的,不生出野心来,任由朝廷放牧驱使,才能天下太平,江山稳定,这个道理,你可懂得?”    轰!    老朱的话,宛如雷霆。    朱允脑海中电光闪过。    望着一脸严肃的老朱,他蓦然想起前世许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阶层固化。    对底层民众来说,人人都痛恨阶层固化。    因为阶层固化封锁了上升的渠道,让他们无法摆脱底层受人剥削的命命。    但反过来,对统治者来说呢?    上层阶级当然巴不得阶层越固化越好。    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就能永远当人上人了。    而对最高统治者而言,事实上,就是阶层越固化,社会越稳定。    一潭死水的社会,会让许多有野心有能力的底层精英感到绝望。    他们明明应该是人杰,应该是精英,应该能一展所长。    但社会偏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就是要死死禁锢他们。    对统治者而言,他们其实也并不在乎人才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他们在乎的,是统治的稳定。    一潭死水的社会,恰恰就是最稳定的。    万世不变,永远不变,一直就这样保持下去。    任何改变都意味着风险,都是要十分谨慎行之的。    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要去改。    即使在后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后世很多人骂老朱小农思想,大明严格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华夏的发展。    可站在老朱的角度,他这样做,才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    朱允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他从来没有深入去想过的事情。    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老朱了。    半晌,他蓦地抬头,望着老朱坚定的摇头:“不,皇爷爷,不是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