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加州阳光 (第2/2页)
没有的,两人牵着手站在一起,萧文静则开始给夏宇讲旧金山还有ucberkeley的一些著名典故和名人轶事。 这些夏宇当然熟悉,不过在她口中讲出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比如他当初关注伯克利,特别注意的是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曾经在此任教多年。还创办了著名的数学研究所(msri);但萧文静则对曾经在此旅居和任教过的张爱玲更熟悉和喜欢,说起来一刻都不停。 “一身去国,只身著书,这段日子也是她过得还算开心的时光吧……对了,berkeley也是陈省身、赵元任等好多名人求学任教过的地方,不过我对他们不算熟悉。”萧文静说。 夏宇点头道配合:“嗯,这两位我都知道!” 这段路也就四十分钟。两人一路说这话也挺快。这时候坐地铁去伯克利的都是赶过去上班的多,各种人群都有。 不像华国早班地铁那么挤得前脚不着后脚,那么鸦雀无声,整个车厢跟一个尘封好久的罐头一样沉闷不堪。这班地铁上倒是到处都是说笑声,熟人陌生人都有。 夏宇对着场景也是熟悉得很。 伯克利有几门公开课都是大师主讲,有一阵子他去伯克利蹭课经常也要赶早班地铁。路上还没少和陌生同路蹭课的学生交流过。 霎时间又身处其中,仿佛整个人回到了前世的两年后,一股荒唐的念头突然升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一个巨大的气泡里,将内外的空间隔绝开来,好多回忆慢慢的涌现、交叠,不断像玻璃碎片一样浮现。 我不是做了一场怪梦吧! 身边的萧文静还在说着张爱玲的往事,看夏宇愣神忙扯他衣袖。“嗳,想什么呢?” 夏宇一个愣神,从迷茫中醒过来,这才发现身边的女人不是张笑,而是如今同样熟悉的萧文静。 这种记忆不受控制自然翻涌的情景,已经很久没出现了。
想不到一回到旧金山,就再次被触动。 不过,往事不可追。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让自己有了重活十年的机会,这一世、当下,以及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没事,走神了。” 夏宇不动声色的握紧她的手,又看着她姣美的脸,忍不住在额头上吻了一下。 萧文静没有动。也没出声。 伯克利说是一个城市,其实放在华国不过是一个新兴小城镇一般。这个建在丘陵上的城市人口不过十几万,建筑也多是老式低矮楼群,近几年才在南面建了一些高档住宅区。给那些后来到ucberkeley及一些相关研究单位准备的。 是的,这个城市基本上只以这所大学闻名,其余的产业都很一般,但就凭这个也能被世界很多人记住,并常年吸引各地游客来参观了。 夏宇和萧文静到达大学最热闹的南门时候,还不到八点。 正赶上1月开学期,这么大早就看到著名的史布劳尔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放眼望去都是各种学生社团的展示竞选和推销活动。其中还不乏一两个当众演说的,群情激昂的劲儿很是吸引人。 “……相比斯坦福的开放和创业文化盛行,见面没几句话就互相询问有啥创业点子,berkeley是大众的,自由的,草根的,文艺和散漫味儿很浓。嗯,你这呆头呆脑的估计适应不来。” 萧文静照例给夏宇介绍了一番,还不忘了带上夏宇。 不过这是实话,相比之下夏宇本身就是喜欢斯坦福的嘛! 话说两所大学离得不远,又都是世界名校,确实经常拿来被比较。当然,斯坦福的学生喜欢的段子,是类似于“berkeley是很牛啊,一个个都很能说,然后毕业后都得来我们stanford人创办的公司找工作……” 这段子还是夏宇此行要找的人——史文东师兄跟他说的,当时就深以为然啊。 不过他当然没说出来,他还是认真听着介绍,不时问上两句。 两人没在这边多停留,直接绕着清晨美丽的校园向前走,很快到了著名的circleoffreedom纪念匾。 其实这就是一个类似井盖的圆匾,但意义可不一般。 这个被称作“自由圈”它和那边上的喷泉一样,都是上世纪60年代享誉美国的“伯克利言论自由运动”的标志性产物,据说站上circle的中央小孔上,你就可以脱离政府约束完全自由言论。 伯克利一向“偏左”的文化潮在此前就很出名,那时候是正式爆发期。 又转了二十多分钟,两人终于来到山脚下。其实真个伯克利都是建在山间的,不过这里有最好的瞭望台。 到这里就要换乘hillline到山顶了,否则爬山还是挺累的。途中经过植物园和自然博物馆,也都很出名,但他们还是直接上了山顶。 从这里俯瞰下去,整个旧金山湾都一览无余。 这时候太阳已经升高了一些,红彤彤的照样光芒洒下,高楼林立的旧金山市中心,著名的金门大桥和海湾大桥,还有仍然青翠的群山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决定来这里看朝阳,是刚才出机场时被日出美景惊喜到后的第一决定。 “真漂亮!” “嗯!” 这次是萧文静主动,很快两人又动情的吻到一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这一章写得很用心,也是近期最满意的。水平就这样了,感情戏上大家不要再吐槽了,在努力学习嘛!恩,查资料当然用了好长时间,翻到张爱玲那段还看入迷了…… 第二更争取晚八点。继续求下可怜巴巴的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