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神奇的鹿胎粉 (第3/3页)
很羡慕这些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呢,不但不笑话她,还专门给她买了很多书籍。
包括青年文摘,以及还叫读者文摘的读者,辽宁青年,今古传奇等等,更是买了很多中外大作家的和散文,杂文选给他。 王孝隐约记得儿子过最近一个伟大的文艺时期就是民国,那个时候出了很多大师,他便将那些知道不知道的大师的作品挨个买了一些。 足足几十本书交给王兰,告诉她不够的话还可以继续买。 学知识有好处,未来的社会有文化的人会吃得更香,王孝自己就这样了,他可是希望孩子们都能尽可能变成文化人。 有了王孝的支持,王兰信心增强不少,竟开始滋生投稿的想法。 在王孝和李雅丽的鼓励下,她终于鼓足勇气,向读者文摘寄出去第一封投稿信。 她自己知道刊发的可能性非常,只是希望能得到编辑部一些意见,然后不断学习和改进,最终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王孝将一大坛密封好的鹿血酒交给张文远,然后拿出一个深棕色的瓶子,就着太阳,在张文远面前晃了晃。 张文远不明所以,好奇地问:“这里面什么东西?” “好东西。” “别卖关子,快。” “是鹿胎粉。” 看张文远一时还没明白,又补充一句:“就是鹿胎盘烤干后磨的粉,你上次……” “哦,原来就是这个。” 张文远很高兴,上次他和王孝了某个客户和妻子怀孕很多年都怀不上孩子,两口子是有钱又有势,可就是冉中年还没有一儿半女,张文远也是无意间得知这个消息,自然放在心里,就告诉了王孝。 王孝知道鹿胎粉对治疗不孕很有效果,但具体效果好到什么程度,他其实也很难确定。 便答应张文远可以试试。 反正当时就想着他的鹿也马上要生产了,刚好有鹿胎下来。 这不,等到烘干后碾成粉就给张文远送了过来。 两人如今关系已经非同一般,也就没有谈价钱,张文远拿出两叠十元大钞给王孝,王孝也没推辞,放进包里,随手将包就放在沙发一侧。 他今来找张文远,不止是给送酒和鹿胎,更重要的是想听听张文远的推进速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难题之类。 两人坐下后,张文远简单和他了一些。 因为在各部门联合处理下,依然没有找到失踪的预制厂场长,考虑到电线杆追关乎到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度问题,各方讨论要重新整治预制厂。 这个年代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在经济快速膨胀期,很多问题便就暴露出来。 面对这个预制厂,决定直接查封,然后由新的人员接手,原来的老板由公安局继续发布通缉的协查通知,算是快速调整了问题解决的方向。 大家其实都知道这种解决方法有点草率,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法律要求。 但那人都跑得没影子了,一时半会不也找不到,也不能让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找新的人接盘,是最有效的策略。 新的接盘人选是要经过筛选,但实际上,这种烂摊子本来就不招人待见,而且还是预制厂这种看不到未来的领域,而且要接盘还需要不少的资金,所以公告放出去了,迟迟都没有人愿意出手。 张文远算是姗姗来迟。 他几乎是在大家都以为没有希望时,才愿意尝试下。 但他是标准的生意人,趁机可没有和改革组的人讨价还价,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一般人这样做可能会戴个帽子,可张文远背景深厚,又深谙商业谈判之道,硬生生让改革组的一众领导不但没找他麻烦,反而对他的参与还表示高度肯定,愿意趁机给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有个好的开始只是刚起步,真正想赚到钱,还需要将想法彻底落地。 这点王孝和张文远都很清楚。 “恭喜你啊,顺利拿下这个厂子,只用了这么点时间。” “还没有完成最终交易呢,因为前老板暂时没有回来,所以这边的情况还比较复杂,我最多只能算是暂借厂里的设备设施,若是他突然回来或者是被抓获,还需要走一个过程。但如果他不愿意……” “他哪有机会不愿意?”王孝澹澹一笑,有点残酷地:“从他想着做这种事开始,他就已经走上不归路,就他这种罪责,怕是能吃十回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没有机会再看他的厂子了。不过,你还是要多个心眼,一定要和政府几方部门签订好协议,万一,我是万一有点麻烦,不至于成为背锅侠。” 张文远不知道什么是背锅侠,但大概能猜出其含义,点点头:“这你放心,这种事情上还没人能给我上眼药。就是接下真个烂摊子,我一时间还有些茫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毕竟我以前都是做饮食服务业,这完全是新的领域,隔行如隔山。” 张文远露出几分为难神情,王孝看的出来他不是客气,而是真的有点迷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