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乐章 森林的动物告诉我(5):医院(二合一) (第1/2页)
旧日音乐家巨人第三乐章森林的动物告诉我:医院“指挥棒?……” “不,不可能! ” 目光所及处才到这封书信的一半,范宁心中就因为联想到某个事物而翻起了滔天巨浪。 他想不到有其他的可能性了,那样的巧合完全不真实,但如果就是“旧日”,事情的始末也同样不真实! 当时的维埃恩为什么手上会有“旧日”? “旧日”不是从启明教堂出来的吗? 难道维埃恩去过启明教堂?他怎么去的,他哪来的路标??? “比起来源的疑惑,更危险的现实问题是......”持着信件的范宁指节发紧,目光继续下移。 数封篇幅相对较长的书信阅完后,时间线再往后,信息就更加零落了。 总得来说后面的篇幅都很短。 维埃恩似乎一直在考虑听从某个人的“备忘提醒”,去往一个危险的地方缓解自己进一步恶化的状态,托恩则一直劝其不要去,认为他的“那位朋友”带有恶意,会把情况变得更糟。 站在事后结果性的视角,维埃恩并没有遇到危险,他顺利回国了,后来比年纪更轻的托恩还多活了十年。 可奇怪的是,越是接近回国的时间,维埃恩好像就越来越不再回信了。 这让托恩的书信逐渐沉落为了“自言自语”的日记性质,甚至有些内容,范宁怀疑大师根本就没有送出,不然它们也不会还滞留在这里,这样一直到大师自己878年年初,因积劳成疾的心脏病去世。 维埃恩到底有没有去那个危险的地方?判断不了。回国前夕两人还有没有叙谈?也判断不了——来往信件是中断的单向的没错,但这既有可能是资料丢失了,也有可能是写信写到一半直接登门拜访了。 如果将这些透露出的信息,联系起吕克特大师随意回忆起的“往后三五年仍见过维埃恩”,就更奇怪,也更矛盾了。 盛夏的白昼时间很长,凌晨五点时,天就已经微亮。 范宁坐在会客厅沙发上的姿势一直保持未动。 “先不管维埃恩为什么能去往启明教堂拿到或放回‘旧日’,这个还需要继续调查以补充另外一部分信息......” “至少,‘旧日’污染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两人在‘唤醒之咏’的音乐会中共事,一人是作曲兼指挥,一人或许是灵感更高的竖琴手,都受到了污染。” “但我想不通的是......” “两人污染症状为什么完全不一样?” “维埃恩是严重的头痛、呓语、幻觉,症状倒是常见的污染症状,只是‘听音乐就发作’的原因有点奇怪,是任何音乐都这样?无差别的应激过敏?” “托恩大师的情况就实在让人想不通了,为什么影响的是他挥洒创作灵感?” “然后我自己……” “不管是因为‘旧日’还是其他隐知,我之前确实有过一些神智受到影响或生理感到难受的时刻,但似乎没有他俩这么严重的情况,我几乎天天都在听音乐,也天天都在思考作曲。” “是现在的‘旧日’与那时不同?还是我本身与他们有哪里不同?抑或,我是区别于他们的第三种污染情况,危险还潜伏在尚未爆发的阶段?” 从深夜到凌晨,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当别墅外响起听差的铃铛声时,范宁才意识到已经带来拂晓。 马赛内古非常敬业,昨晚才登门造访一次,清晨又遣人送来了最新的消息。 范宁一边站在门沿边漱口,一边看着手中裁剪成矩形的半张澹黄信笺纸。 这位骑士长的各方面形象都是滴水不漏,上一次范宁看到这么优雅的字体还是罗尹的信。 范宁的眼神自然是长久地停留在了“圣亚割妮”一词之上。 正是“尹利里安”琴背上那个可怖徽记所代表的制琴家族地名。 又撞上了。 之前也是如此,范宁在托恩故居陈列中发现“低地蒂扎希派米亚”这个地名后不久,马赛内古就带来了同样含有此地名的情报,好像再往前,同样有隐隐约约这样的感觉。 是事情很巧的意思吗?也不是。“巧”的意思是,意外的发现为自己提供了之前不会想到的角度,但这里……似乎恰恰相反,无论是别墅地址,还是圣亚割妮,就算没有后来撞上的情报,范宁恐怕还是会去调查。 倒像是有一种“想起了什么就出现什么”的感觉? “老师,早安,你昨晚没有睡觉?”穿着浅色宽松睡衣的露娜,站在侧边走廊上伸懒腰打招呼。 “路上再睡。”范宁咕噜噜几口吐掉漱口水。 “路上?” “我马上要出趟门。” “啊,现在啊,去哪里?”露娜的表情很惊讶。 “帕拉多戈斯群岛方向。”范宁直接走回会客厅,将“尹利里安”背在身后,然后开始往小包内装随身物品。 包括那些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揣摩比对的信件资料。 “那岂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