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分工合作,送大闸蟹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 桃源村赵哥、明仔从县城回来。 一个带回来了四箱棉绳和10个电子克数称。 桃花溪已经聚了一堆村民,情绪高涨。 有的等待指示,有的去帮忙搬运工具材料。 “小凡,跟君乐酒店谈好价格了吗?” 这是比较多人关心的问题。 叶小凡扬扬手,“这个你们不要cao心,过段时间自然会内部公示出来,安心干好各自手头上的工作。” 关于价格的事情,他只透露给老村长等四五个合作社干部。 如果闹得满村皆知,甚至十里八乡都知道,好事会变坏事。 “好嘞。” 大家也不敢追问。 “好了,现在分工合作吧,老李,你领20人,负责捞取大闸蟹。老赵,你领三个人,负责准备水桶容器…… “周哥,你领10个人,负责称重,归类,记录数据,注意,别弄乱了! “然后就是要分公母蟹,主要看它们的肚子,肚子下方是圆形,就是母蟹,三角形是公蟹。 “第二,看脐,小盖子是尖的,那它是公蟹,圆形是母蟹。 “第三看腿。公蟹八条腿都有绒毛。 “……” 叶小凡开始安排工作。 池塘里,可不止有大闸蟹,还有田螺泥鳅。 清理起来挺麻烦。 大闸蟹又个个活力十足,会缠在抄网上,会四处乱爬。 50号人,在分工工作初期闹哄哄的。 大家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养殖大闸蟹。 只有于宁伟几个人比较熟悉。 大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上稍差一些。 叶小凡必须得在一旁监督。 “其他人呢,就跟我学习捆扎大闸蟹,注意安全,这些个大闸蟹钳子有力的很。 “都戴上手套,然后用棉绳捆扎。” 叶小凡手把手教学。 又有巧劲,网上看点教学视频,就能迅速学会捆扎大闸蟹。 就他现在的速度,两三秒能搞定一只大闸蟹。 当然,可能比那些大闸蟹养殖基地的专业老师傅,会差一些。 据说某些老师傅靠捆扎大闸蟹,月薪能过万。 在木屋前的空地。 叶小凡拿着一只大闸蟹,演示捆扎要点。 一众老少认真学习。 等陆续送来大闸蟹,大家真正上手,都显得手忙脚乱。 这些大闸蟹劲太大了。 哪怕戴着手套,被钳住,都会被夹疼。 不过等习惯了,平均下来一分钟大家都能捆扎四五只大闸蟹。 然后就是称重,棉绳长度重量一致,很容易就能称到它们的净重。 称重、记录数据、分公母蟹等。 工作比较繁琐。 加上捆扎技术不够熟练。 一上午的时间,大家只搞定了三千只大闸蟹。 还有锋牙这混蛋,掉进池塘,再上来时,身上吊着30余只大闸蟹,哭唧唧大叫,向叶小凡求助。 真被它气死了。 中午,江荷、李曼她们来给村民送午饭。 9两以下的大闸蟹,三千只左右,被送往楚江君乐大酒店。 桃花溪这边忙碌干活。 下午一点时候,许家一个保镖到了。 “我是小李,赵女士让我过来取东西。”保镖黑西装笔挺,魁梧冷峻。 “嗯,我这已经准备好了。” 叶小凡就等他过来呢。 三个小脸盆,放少量清水,浸着三十来只大闸蟹。 其中最贵重是一对蟹王蟹后,1.1斤和1.02斤,两个成年人拳头大小。 再加上一些金虎小龙虾、鸡蛋,两只老母鸡。 除了顾念许铮雷的情谊,就是他比较喜欢许月灵这小丫头。 自然不能斤斤计较,跟人算费用。 “多谢,先这样吧,我赶着带回去,赵女士让我晚餐前带回庄园。” 一番客套,小李带着东西离开。 …… 此后两天,桃花溪池塘每天都在忙碌。 这些大闸蟹,大部分都得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