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谈中之谈  (第2/2页)
看便知车在行进。”    檀缨:“那么老师也可以仰望星辰,久观便知地在自旋。”    范伢:“……嗯,很好……我可以继续追问么?”    檀缨:“老师请。”    范伢:“自旋因何而起?”    檀缨:“只能说自始有之了,学生的深度也只到这里了。”    范伢:“足矣。下一问,为何有四季。”    檀缨:“因黄道与赤道并不重合,存有夹角。”    范伢:“不妨详说。”    檀缨:“黄道,即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所走过的轨迹,亦是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即地球自旋中,周长最长的轨迹平面,亦是南北半球的分界平面。    “此两面并不重合,必存有一個夹角,否则阳光始终直射赤道,各地终年光照相同,也便没有四季了。    “将其演化为图形,便是地球在绕日而行时,是在歪着自旋的,像个始终行将倒地的陀螺。    “有此图形为示,便不难想象,随着地球公转时与太阳位置的变化,直射地球的点也将在赤道附近往复变化,各地所得的光照亦往复变化。    “其间,光最多昼最长的那一天即为夏至,光最少昼最短的那一天,即为冬至。    “此即季节更迭之因,虽是空想之因,却也是学生能想到的唯一之因。”    檀缨释罢,戛然声止。    全场遐思,久久无言。    赤道、黄道、圆周。
    轨迹、位置、几何。    要理解檀缨所说的原理,需要太多的知识与想像了。    不要说在场的学生,便是学博们,片刻之间能构建出图景的人都寥寥无几。    他们甚至觉得檀缨是在唬人,故意用一些复杂的描述遮掩理论的破绽。    直至范伢猛然瞠目,扬臂一呼:    “原来如此!    “我尚年幼时,有位南越人告诉我,他们那里影子时而偏北,时而偏南,时而正午无影,我苦思至今都无法理解这件事。    “他却拿人头担保,恨不得撞墙明志。    “原来如此!!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没有骗我,真的可以是这样的!    “哈哈哈哈哈!妙啊!”    范伢在狂笑,止不住的狂笑。    那如峭石垂柳般的白须,正似狂风过境般乱舞。    此时的他,还哪又半分司业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个憋了十年才大仇得报的疯娃子。    旁人更是一脸懵晕。    这边四季的原理还没想明白呢,怎么就绕回影子了?    时而偏北,时而偏南,时而正午无影?这是什么人间炼狱?    可即便他们还无法理解,范伢那大仇得报般的畅快,却是没法骗人的。    更关键的是,他是范伢,范子,秦地墨家之尊,天下数理之魁。    这样一个人,有个困扰他一生的问题。    就在刚刚那一瞬,解了。    而解他的人……    诸学博不禁惊望檀缨。    此时他们的感受,正如彼时的学王初见光武一样——    虽不明原理,但大受震撼。    便是韩荪,也不觉间褪去了慵懒与苍凉,将那飘散的目光,聚焦于此。    但檀缨却满面肃穆,完全没注意到这些。    只因范伢,已自行悟出南北回归线的存在了。    此前,檀缨为了简洁,对嬴越说北半球影子偏北,南半球偏南,这当然是不妥的,范伢更是很自然地找出漏洞,驳穿了黄洱。    对于影子正确的说法是:除南北极点外,北回归线以北,影子永远偏北,南回归线以南,影子永远偏南。    至于二者之间,正因地球是“歪着旋转”的,太阳直射地球的点,会在这个范围内往复运动。    因此太阳时而偏南一些,时而偏北一些,时而正正当空。    如此往复之间,每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便是冬至夏至。    每当直射点掠过赤道,便是春分秋分。    毫无疑问,这两条回归线的纬度,也正是地球歪出的角度,也只能是黄道与赤道的夹角——    23°26′。    啊……    遐思至此,檀缨恍如隔世。    回来了。    那被埋在记忆深处,凡尘琐事之下的地理知识,全部都回来了。    影子为何偏北?    最初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罢了。    不知不觉,已经走出这么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