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_第一百四十五章:哼!区区围炉,我不屑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哼!区区围炉,我不屑也! (第3/3页)

登拱手和张韩分别,趁着天光已亮了起来,和高顺纵马去军营之中领兵而行。

    典韦和张韩牵着马,走在回去的路上。

    张韩一边走,一边拍打着赤兔的颈部,同时典韦百无聊赖的问道:“今日君侯怎么起这么早?”

    “城外的山庄,和山头,要再收一批奴籍,把山脚周围的土地开垦出来,”张韩看着典韦,“宪儿已收了不少,到时候伱带着过去,威慑一下。”

    “哎。”

    典韦点头应下,这种事向来都是他干,而且也简单,往那一站便是,这些奴籍男女,天生怕兵勇。

    更何况是典韦这样的凶汉,到时候再定一些规矩,也就妥了。

    曹夫人可以调遣五十宿卫,都是黑袍甲骑里忠心耿耿武艺出众的人,这些人可以保卫山庄安全。

    “还有,子脩跟我们已经两年了,昨夜我和奉孝聊到了此事,校事选人之后,很多曹氏、夏侯氏、丁氏亲族的子弟,都不适合做校事,正是闲散时。”

    “之后让子脩将他们聚起来,再起一支军,由你与文和去cao练。”

    “哎,没问题。”

    典韦点头应下,反正黑袍甲骑的八百人也不归他管,除却值守宿卫,平日里其实闲散得很。

    有点兵马带也不错。

    典韦不像别的武将,要顾忌这些宗亲子弟的身份,他只听张韩、曹cao的命令行事,甚至,曹cao若是越过了张韩叫他做事,他都会来问一问。

    所以宗亲的脸面他根本不在乎,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除此之外,上次让你找工匠做的那个沙盘,做出来没有?”

    “诶,差不多了,”典韦点了点头,瓮声道:“君侯晚上找人去用地图对比,而后少做改动就行了,但是很大。”

    “大怕什么,”张韩不以为然,“能有我府邸大?不行就放在院子里。”

    张韩、郭嘉举荐陈登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内城。

    但凡士子都尽皆能猜到,把陈登从河内郡丞调任到广陵为太守,又给数千兵马,属于是真正的历练了。

    他在河内,取得了治理之功,一年内就将水利、农耕做得井井有条,增人口三万余户,得粮草十六万斛。

    已是当年张杨、眭固等人占河内时的三倍收成之多。

    借着这份功绩,再让他出去领兵,将一地的军政之权都放给他,自然还是在积累政绩、经历。

    不知不觉间,这位陈氏的嫡长子,已逐渐开始独当一面,成为天下名士了。

    若今次收取广陵能成,他日后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围炉夜话……”

    杨修晚上在家宅之内,执笔简单的话下了这个场景。

    文武和谐,恣意潇洒,彼此畅谈天地,一派热络。

    “唔,这围炉竟然还能有当年月旦评之效?入围炉者尽为人杰,不得进者,则如草芥。”

    “也不对,围炉毕竟是那位君侯自己宴请,当然是自己的好友居多,不太易于品评天下人物。而今学子众多,或许此事可以大作文章。”

    杨修背着手,方才忽然灵光一闪的想法一出来,立刻兴趣大涨。

    “我杨德祖,不慕此围炉之乐,但却知晓此事完全可以大行其风,今年冬季或许能成一段佳话。”

    “呵呵,我也是为了大汉儒林。”

    想到这,杨修顿时以拳拍掌,换上了一件厚实的外袍,叫下人准备马车,直奔张韩所在的府邸。

    他要求见张韩,将此事告知,而后可一同将此事运作,吸引颍川、乃至是整个豫州的贤才。

    ……

    至门口。

    杨修在门口等待,不多时纪伯骁禀报回来,大步上阶,躬身道:“杨主簿,我家君侯说,你来得正好,院里的庖厨们正在准备今夜的围炉宴。”

    “而且今天刚好搬来了三丈的沙盘,先生可愿来宴饮?有什么话可以晚上再说。”

    “好!”杨修顿时激动,然后话说到一半马上意识到不对,又恢复了桀骜难驯,平淡典雅的表情点点头,轻声道:“好,既然君侯邀请,在下不敢不从。”

    “不是,”纪伯骁是个实在人,慌忙解释道:“君侯没有邀请,他意思是此刻忙碌,杨主簿若是没有急事儿,可以先行回去,他明日去司空府拜会。”

    “呃,我……”

    杨修眉头一皱,愣着看了他好久,有一种想干他一拳的冲动。

    你可以不解释的,就这样放我进去不行?非要解释清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