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打猎(下) (第2/2页)
唐,有北汉。南唐北汉拿下,正好赵德芳成年,到了立皇太子的时候。而且京城有他坐镇,西京洛阳有焦继勋坐镇,不会引起太大的混乱。 焦继勋如何处执女婿的亲舅舅。 赵匡义又说道:“而且洛阳如今有多少勋贵?我外父,赵相公,以及其他人,为何他们不说?” “不会……” “你不相信也可以,此案要么归洛阳管,要么归御史台管,你指导着那个百姓前往闻鼓院击登闻鼓,上御史台诉冤。但我警告你一句,河北倒下了,很多人心中有怨气,你不能插手此事,否则会给你带来灾难。” “二大王,这是吃人。” “我知道,但你相信有天道吗?” 天道的神马,宋九不由苦笑。 “相信天道,早晚这小子必会有报应。你这小子,正好,随本王出去打猎。” “二大王,这时不是打猎的好时光。” “是啊,不过今天却是打猎的好时光,本王听到有一只妖精出洞,因此陡起豪兴,准备将此妖精拿下。” “妖精啊,二大王,勿要轻信,子不语乱力怪神,这个太平世道,那来的妖精。” 赵匡义乐了起来,道:“你随我来就知道了。” 宋九好奇地随赵匡义上了马,赵匡义问道:“宋九,本王听说你那个冶铜的炉子有眉目了?” “只能说有了一些头绪,不象原来那么盲目,还不能投入生产,二大王如何得知的?” “这是一件大事,自古以来铜钱不够用,我朝更是匮乏,本王能不注意吗?既然有了头绪,加快速度研发吧,抢在拿下南唐时,将这个喜讯通报给朝廷。那时就会起锦上添花之妙用。” “二大王,微臣不敢肯定地答复。”
“尽量努力,还有,那个什么钟改一个名字,什么终啊,很难听。” “改名字啊?”宋九想了想道:“不叫钟,叫什么?” “我哪里知道。” “不用那么避讳吧。” “你小子懂什么,为何皇兄对你器重,一半是你才干,一半就是你这个名字,宋九,宋久,否则当初陶谷弹劾你,你就要挨本王的大刑伺候了,还能轮到你今天逍遥法外。” 但让宋九犯难了,不叫钟,叫什么,难道继续叫水漏沙漏? “还有,就是那个什么钟,真难听的名字,研究出来了,也不要生产,继续改进,让冶铜在前面,那么代表着你公心大于私心。” 宋九嘴巴张了张,赵匡义的话让他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什么原因,赵匡义不让他做官。可现在又这样说,这是分明让他立下大功一件,立下大功了,赵匡胤难道还不让他当官?这前后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宋九云里雾里,但刚准备问,立即闭上嘴巴。道理他还是没有想明白,不过隐隐感到他担心的大事件终于临近…… 出了南薰门,一行人继续向前奔驰。 宋九问道:“二大王,我们这是去哪儿?” “猎杀妖精不易,必须在荒郊野外,这才无人打忧,我们此行所去的地方是南山。” 宋九才不相信什么妖精呢,说有妖精,那就去看一看吧。顺着大道奔驰了一会,一个大汉骑马迎了过来,宋九认识,此人名叫王荣,听说以前是马仁瑀的厮役,臂力过人,马仁瑀进京叙职时让赵匡义看到了,十分欣赏此人,便向马仁瑀讨要过来。马仁瑀有些不舍,不过赵匡义想要,马仁瑀不能不给,由此成为赵匡义的左右。 前几年京城始安,人安逸了,为了钱财什么样的事也就发生了,坑蒙拐骗现象很多,赵匡义在京城实施了一次“严打”,击杀了许多盗贼。这些豢养的勇士在中间曾一度立下大功。 这个十分正常,不但赵匡义府中有,赵普府中也有,严格地说宋九家也有,郭大他们也能称为勇士。 不过随了赵匡义,这些人只要不犯错误,以后都定下来会发迹了。 王荣来到赵匡义耳朵,低语了几句,赵匡义喝道:“走。” 前方不远处就是禹王台,若是清明节来的时候,会有很多游客,不过现在游客很少,陆续的只有几人而已。马在山道上迅速的疾驰着,离禹王台越来越近,前方出现一行人。有男有女,正中的贵妇人正是徐氏。宋九开始也没有想到,忽听赵匡义大喝一声:“妖女看箭。” 休要小看了赵匡义的武艺,他军事天赋虽不及赵匡胤,可身手不弱。自小玩耍时就让小伙伴们畏服,不是以德服人,而是让他们害怕服他,不服就揍,服不服,不服再揍,不服也不行,故称畏服。特别他一手好箭术。 宋九未反应过来时,赵匡义手中的箭飞了出去,迅速驰到徐氏身前。 一声惨叫,徐氏中箭倒下。 她几名手下同样没有反应过来,赵匡义马到了他们眼前,翻身下马,用脚狠狠地在徐氏尸体上踢了几脚,道:“将这个妖精抬下去烧了。” “喏。” 赵匡义带来的随从将徐氏尸体抬下去,到处捡干柴,准备烧尸,宋九额头上汗珠却不由地大滴大滴落,不管有没有名份,或者是不是妖精,这可是赵匡胤的女人,然而让赵二一箭就干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