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铁血之路(七) (第1/2页)
若是后世,一定认为宋九分析是对的,策略也不错。 若是赵匡胤,可能听从外,说不定还会改良成更高明的策略。 不过是赵匡义……而且现在各种告捷,宋九放下毛笔,叹口气道:“希望它能起作用吧。” 然后吩咐人用快马送向京城。 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 曹彬依然疯狂地从后方催促粮草。 这次准备带五十天的粮草,五十天倒底需要多少粮草辎重呢,近万吨!放在后世也许不算多,一艘大船就装走了,或者四艘火车头拉着不到两百节车厢同样也就装走了。 但在这时,则需要大大小小近三万辆辎重车,五六万民夫,大量拉货物的牛马。 然而在固安,耶律休哥与手下大将耶律颇德将宋军粮饷全部劫走,获得了无数马牛与器仗以及将吏,现在不仅要运粮草过来,还要搜集牛与马,这次劫粮草时,民夫多逃跑了,他们战斗力有限,耶律休哥也害怕宋军出兵来接应,匆匆结束,返回幽州,大部分民夫逃出生天,可受此惊吓,多数匿于山林,不敢再出来了。因此还要重新召集民夫…… 宋九看着整个河北北部地区一片忙忙碌碌,他表示蛋真的痛了。 渐渐粮草准备完毕。 忽然李继宣送来一个妇人。 宋九未动怒,不是貌美如花的小妇人,而是一个老妇人。 李继宣低声说道:“宋公,她就是那个马氏。” “马氏?” “俞家的马氏。” “是我小妾玉苹……” “就是她。” “你们怎么到了哪里?” 这一回曹彬变得很小心了。派出许多斥候打探消息,包括李继宣也派了出去。 然而俞家是在契丹武清县。在桑干河与拒马河会合处的东北方向,离宋朝边境略有些远。但离大海比较近。 但此时宋军在雄州,两个地方离得太远了。 “不远,况且又是平原……”李继宣做了解释。 宋九不摆官架子,让许多士大夫嘲笑,认为他失去了斯文礼度。然而下面的人不会这样想,所以宋九到一处,百姓便爱戴一处,若不是江州闹了许多利益纠纷,江州百姓也会同样爱戴。因此军营里有许多下层将领与兵士十分爱戴宋九。 也许宋九欣赏程不识。不过他的性格注定他与李广是同一类人。 包括李继宣。 李继宣带着手下到固安侦察,忽然就议论到宋九,包括宋九的小妾玉苹。大人物的事格外引人关注,因此许多人知道玉苹与宋九的故事,李继宣也知道一些。之所以如此,乃是玉苹的生父与继母造成的,便突发奇想,率着几十名手下,骑马一路向东。跃过桑干河,从雄州到俞家还略有些远,但从固安到俞家就不远了,仅几十里路。一会儿就让他们找到俞家。玉苹父亲调到幽州参加防御去了,因为以前高梁河一役宋朝走的是东易州与涿州道,这次稍稍偏东。也不过走的是固安道,武清受到的波及不大。况且俞家还在武清县东面。加上上次进城,无数百姓拥入城中。居住拥挤,物价昂贵,吃了很多苦头。 所以马氏与玉苹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妹在家里未进幽州城,李继宣就杀入庄中,俞家有许多奴仆,可谁是李继宣的对手? 但玉苹的弟妹李继宣未抓,只将马氏抓了过来。 “你们在胡闹……松绑吧。” 李继宣匆忙替马氏松绑。 宋九看着老妇人,问:“你就是马氏?” “是,”老妇吓坏了,玉苹与宋九生死一方,全是她的主意,而且她还在事后变相地勒索了宋九一大笔钱。 “我对待你们夫妇可差了。” “不差。” “玉苹虽是小妾,我待她可差了么?” “不差。” “虽是小妾,以我的身份,可般配么?” “般配。” “那为何你要这么做?” “妾身,妾身……” “玉苹身世很可怜,打小母亲就死了,生父抓到辽国,打小就没有了爹没有了娘。自从听到她生父的消息,不知有多高兴。我也替她高兴,你们说想见她,两国断绝来往,我为了让她与你们相见,刻意造船,以出海到高丽行商为名,让玉苹送去。为什么?” “妾身错了。” “你也是有孩子的人,两国交战,各为其主,我也不怪,可玉苹只是一个妇人,两国交恶,管她什么事?你怎能忍心让她离开丈夫,离开孩子,她只有一个亲人在世上,一度都将你当成亲人,可你们这样待她,让她如何作想……” “宋公,你放过我吧,我错了。”妇人跪了下来。 其实以宋九之气,恨不能将她生吞活咽了,不过考虑到玉苹感受,最后还是忍住怒气,对李继宣说道:“你带人将她放回去吧。” 没有问玉苹消息,宋九虽然分隔,可他官居高位,手中有很多资源,不但能打听到玉苹的消息,还能偶尔侥幸通信。但后者很困难了,萧燕燕开始想捞好处的,但没有捞到,于是让玉苹教一些皇族孩子算术写字,甚至辽国那个小皇帝算术还是玉苹教的,这个用途不是太大,然而萧燕燕始终不放人。 难道还指望萧燕燕屈服吗? 不过想通信十分困难,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