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_第四百五十六章 忠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忠心 (第3/3页)

宋境打草谷,三是互相警讯.

    所驻兵屯的都是骑兵,一旦大部入侵,就近迅速撤到各大堡砦里.

    它有些消积,但不能说不起作用.

    如武则天时突厥入侵.兵力达到深州,敢不敢象萧燕燕那次南下,将兵力再往德州方向延伸或者象史上萧燕燕最后一次入侵,径直攻到大名府,澶州城下.

    后面这些堡砦只要没有全部攻破,一旦深入过份了,这些堡砦便成为层层绳索,一道道捆绑起来,很可能突厥有去无回.相比于武则天时,宋朝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尽管他们现在遇到最强的辽国王朝君臣.首先是募兵制,不象唐朝府兵征调那么缓慢,而且武则天时府兵制度渐渐溃崩.

    前线成了闲田,辽国想有所斩获,必须要深入.

    武则天将许多名将一一处死,手中二流将领王孝杰都快成了武则天的倚靠,若非薛仁贵侥幸还活着,武则天时外战会更惨.然而宋朝现在虽然罕见能与薛仁贵媲美的名将,可能打的名将一一保存下来,没有加害,甚至在宋九重视下,一一提拨上位.

    宋朝军制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现在还有,不过宋九纠正了很多.

    新的堡砦战术,又将以前那种山寨范仲淹的堡砦战术缺陷一一改进.

    因此想将山后拿下也许很困难,但这种战术,至少使这段分枝古长城以南地区重新真正的收回.

    若是真想收回这一带,辽国又无所谓.

    难道还指望这里与易州那边有所收获吗它们只能成为战场,一会儿是你的,一会儿是我的.

    可不是如此.

    王承美继续向丰州发起猛攻,尹宪与杨琼继续率军扑向云州,杨嗣继续在猛攻朔州.

    这仅是山后的,孙全照刚到厩不久,立即赶到登州,率水军渡海,攻向辽东半岛.李继隆等将率军又攻向易州.

    一时间辽国都无从判断宋朝的用意.

    李继隆与孙全照那两支军队肯定是策应,主要还是在山后,去年辽国就在猜测宋朝有吞并山后的想法.这次议和不成,三军悲愤,士气可用,就连萧燕燕都怀疑赵匡义所谓的请和难道也是计策用以激励士气真实的意图去年宋九到太原,就想攻打山后了.然而她同样想不明白,既然宋朝想占领山后,为什么抢修偏关与神武城

    兵来将挡,辽国也不害怕,早在议和不成后,辽国就做好了防御准备,耶律斜轸率领五万辽军,徐徐赶向云州,耶律休哥于幽州防备,萧挞凛去辽东半岛,防御宋军登陆.

    不过宋朝那边反对声音也不小.

    非是反对北伐.

    真北伐打响了,许多大臣心中又后悔了,而且这次用兵与上次何其相似,又是分兵,又是遥远的分兵,从西北到河东到河北再到大海上!

    赵匡义看着李昿不悦地说道:"若此,难道朕就坐看燕云几十万户百姓永远陷于敌虏"

    从郭威起,到柴荣,再到赵匡胤,赵匡义,越来越重视民生,尽管当中大部分是做戏的,但民生至少成为北宋的口号,包括司马光打击王安石,也用老百姓的幸福做文章.天知道他心中的民是什么民.

    然而李昿心中却在想,燕云尽管多是汉户,可他们是你的民么

    不过他好不容易上来,赵匡义不快活了,于是自觉地闭上嘴巴.可他运气真的很好,赵普一上台,灾害连连,摊到他上位了,今年虽有蝗灾,局部性灾害,影响不大,其他地区特别是东南风调雨顺,粮价又急剧掉下.朝廷害怕粮贱伤农,只好动用一笔钱粜粮入储.但到了这一步,赵匡义也发现一件事,真要北伐,还真的想不出什么好策略!

    除非宋九这种浅攻消耗战术.

    但这个也不容易,马上山后宋九将迎来一个强敌,耶律斜轸,宋九得将这个关口渡过去,才能会有接下来的动作.否则风还是刮不起来.

    赵匡义还担心一件事,是人总有**的,宋九**几乎达到满足,要富有富,要贵有贵,这一.点赵匡义从不怀疑.唯一的遗憾,便是他那个小妾在辽人手中.现在小妾回来了,马上去河东团聚,宋九心中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会不会因此失去动力,至少宋九才榨出来一小半,大半才华未榨出来呢.国家自赵普以后,也缺少重臣坐镇,这更需要宋九.

    想到这里,他对身边黄门说道:"你去洛阳将赵普请到厩."

    不是真的北伐,然而未来将会有很多事发生,让赵普呆在厩里,不用去中书,可以做一个内政重要的参谋.

    黄门下去,但却带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

    "赵普死了"宋九惊讶地说.

    但在他眼中没有任何悲伤,相反,略有些喜悦溢出.

    赵普家的仆人也看出来了,十分地不乐意,不过还是忠实地执行了赵承宗嘱咐,说道:"宋公,赵公临终前曾托负大郎,让他送一封信给你."

    宋九打开信,信上是赵普遗言,他在信中问了一句,我于太祖可忠乎我于陛下可忠乎

    按照道理,赵普那是不忠不义之辈,赵匡胤对赵普那么好,赵普还弄了一个金匮之盟,这还是忠诚吗或者说他对赵匡义好,当真是如此,赵匡义差一点就被赵普弄到坑里一辈子抬不起头了,这还是忠诚吗

    偏偏赵普在信中就问了这个问题.

    宋九先是很茫然,随后一想,竟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他对赵匡胤真的很忠心,他对赵匡义真的很忠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