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_第四百八十六章 南方(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 南方(下) (第1/2页)

    因此宋九不想碰它.

    这便是宋九在下面看了一个多月后召集诸商人的原因.

    大家捐款吧.

    开始捐得不多,宋九拿着这些捐款,用来建设围田.但做了几件事,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些捐款用项写上,张贴在各县衙门口边上的围墙下面,透明它的用途.

    不过要感谢郭美美小姐,不然宋九也想不起来这个透明用途的好处,那么说不定它就会成为一个弊政.

    而且是集中起来用度,比如开发某某围,用的善款是张某某与李某某的,其他人尽量不用,集中起来,张李二人便好自发地查问款项的用度,起到监督作用.

    然后将张某某与李某某拉到这里,对大家介绍,你们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围.

    当然,这也要感谢后世的一些腹墨同志对雷锋的质疑,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以及做好事不留姓名的精神固然让人敬佩,可几人能做到

    人性是复杂性的,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

    人为不己,天诛地灭是占据主体的,拾金不昧只是外带作用.

    学不来的东西推广它有何作用

    倒是标哥虽有炒作之嫌,虽捞取名声以及其他的好处,然而却能推广,有好处了便会有许多人自发学习,尽管这种做好事有着私心,然而终是一件件好事做了下去.

    并且它立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看到老百姓的感谢,捐款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钱不仅用来筑围田,还用来放贷,贷款给贫困百姓,让他们买牛买农具,分作十年偿还.没有利息.

    每年九月下旬,派专人下去收回来,然后这泄上来的钱继续救援其他贫困百姓,但没有人催交.不怕不交.都写了姓名籍贯张贴出来的,你好了.还有无数贫困百姓呢,若是好起来还不交,那么乡里乡亲会对你怎么看

    这还是利用人性.

    当然会有极个别遇到特大困难的,甚至被迫做流民的.都做了流民,离井背乡,还交什么这是做善事的,非是谋利的.

    这是第一件事.

    其次建设一些草市,还盖了许多遮风蔽雨的檐棚,风雨无阻,草市不停.以用发展商业.

    接着兴修学堂,鼓励富人兴办攒助义学,兴修道路.

    而且这一下来,可能会有几年时间.宋九也不急,不急便没有多大动静.第一年动作小,然而到了第二年苏州各项收入就增加了,包括税务.宋九将增加的税务扣留下来,继续用来发展.但是该交的税务一文未少.

    因此到了第二年动静就有些大了.

    赵匡义关注宋九时,已是第三年,实际时间也有两年零两个月了.

    这一年动静更大.

    陈恕被赵匡义骂了一顿,便通知宋九,你们苏州税务增加,那么当多上交一点给朝廷吧.

    宋九回了一封信,你是杀鸡取蛋,还是孵蛋养鸡好生更多的蛋子产治郑,三年百姓大乐,我没有子产的本领,君必须给我四五年时间,那么就可以将所有税务上交给朝廷.

    陈恕无奈了.

    不过四五年时间未必能使苏州变成天堂,但会产生巨大的脱变.

    实际从这一年的下半年,苏州已经看到了脱变.包括一些他乡百姓看到这种变化后,纷纷来到苏州.

    直到这一年,宋九不必再开启什么模式.

    之前所做的,是能让大家借鉴的,若个个如此仿照,就象学写诗学习老杜的诗,只要学一个一鳞半爪,一个地方便治理起来了.

    感谢几千年夫子文化的尊尊,以及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所以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人从来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只要有口饭吃不会饿死,就不会反抗了.只有连奴隶也作不得的时候,才会反抗一下.

    之所以各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官员做得太过份!连奴隶也做不得!整成了王小波起义的巴蜀暗无天日的旁户.

    这很不好……

    "刁民"虽然难以管理,但也逼得统治者不得不小心地去统治.否则逼到一定地步,王朝便会被推翻.相比于明朝内治,宋朝内治显然做得更好.不过明朝的也不错,至少明朝不会培养很多奴才.

    然而李自成起义,一切没有了.

    或者如巴蜀百姓一次次起义,一次次造反,虽宋九现在的地位多少有些不喜,不过那样也逼得朝廷越来越重视,甚至非是良吏,那么就不可以担任益州知州.

    但这个宋九不敢说,因此他只有做.

    包括在苏州也是如此,不下命令,与大家谈心,然后闷头做事.

    似乎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