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冬歌_第百四夜 长恨春归无觅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百四夜 长恨春归无觅处 (第2/2页)

去府衙应了卯,刚回到自己的院中,窗户就被人叩响了,三短一长,连敲了四次。他推开窗扉,只见窗台一角放了一节竹筒,他取来一看,原本皱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竹筒里塞了一方白绢,是东楼夜派人送来的信,信上说蕙京城有人在散播流言,道他和上雪、成仁三人有不臣之心,蓄意陷害国之忠臣良将,而朝中也有人上疏说如今他们手握重兵深入敌国,忠jianian难测,让雍帝早作准备。在末尾,东楼夜用朱笔写了四个字——风摧秀木。东楼月垂在身侧的手攥成了拳,继而缓缓松开,冷笑一声,将白绢往后一抛,任由它如同一只蝴蝶一般飞上了灯台,被摇曳的火苗烧成了灰烬。

    “来人。”他忽然出声唤道。原本除他之外空无一人的房中突兀地落下一个身穿墨蓝色箭袖裋褐的男子,单膝点地,垂首听令。

    “蕙京城中有的人该敲打敲打了,你们看着办,不出人命就行。”东楼月声音冷酷,再也没有平日里半分温和,抑或这才是他本来的面目。

    男子领命,身形一闪,就再一次消失在了房中,就好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来去无踪。东楼月推开房门走了出去,瞬间又变回了往日里那个温文尔雅的行军司马,轻声哼着小曲来到了林上雪居住的院落却扑了个空,没有找到她。他招招手叫来院子角落里正在侍弄花草的一个梳着丫髻的小侍女:“小娘子,你可见林副总管了?”

    小侍女一指城外方向:“林娘子方才带着聂娘子出去了,说是去景林河边踏青,郎君若是现在骑快马去追,兴许还能追得上。”

    “多谢。”东楼月朝她微微一笑,步履匆匆转身离去,到马厩牵了踏燕就走,一路追赶,终于远远看到了林上雪和聂莞儿的身影。他拉了拉马缰,放缓了踏燕前进的速度,装出一副十分悠闲的模样走近她们,笑着打招呼:“雪儿,聂娘子,好巧啊。”林上雪狐疑地上下打量他一眼,见他脸色一派淡然,忍不住问道:“阿兄怎么也出来了?”

    “今日天气不错,某闲来无事,出来走走,正巧遇到你们——你们这是往哪儿去呢?”

    东楼月脸上表情没有丝毫破绽,奈何林上雪生了一双利眼,早就发现了他腰间还挂着军中代表身份的腰牌,显然是刚刚结束议事没来得及摘下就跑了出来,也不拆穿他,顺着他的话邀请道:“我们看着今日阳光实在明媚,便想着去河边走走,阿兄若是无事,不如我们一起?”

    “甚好。”他轻快地应了,一磕马镫,踏燕往前一窜就赶上了她,和她并辔而行。

    于是乎,二人行变成了三人,看着身边两人言笑晏晏,聂莞儿忽然觉得自己十分多余,不由得放慢了速度,溜溜跶跶跟在他们后面,十分有眼色地不去打扰他们。快到城门口的时候,东楼月突然下马,在路边给林上雪买了一朵绢花别在鬓边,聂莞儿终于忍不下去了,借口要去集市上转一转,辞别了两人,飞快地跑了,林上雪甚至都来不及叫住她。东楼月见碍事的人走了,满意地一探手,虚虚拢了拢上雪的肩膀:“走吧,她兴许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买,某陪你去河边,不好么?”

    上雪这才收回了目光,弯腰躲开他的手臂:“阿兄,现在在外面,你注意些。”

    东楼月悻悻地收回了手,小声嘀咕:“你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总是跟着某喊要阿兄抱抱……”

    林上雪:好想打人哦。

    见她阴沉了一张俏脸,闭上嘴巴再也不说一个字,东楼月笑笑:“生气啦?某给你唱歌听好不好?”林上雪依然闭口不语,东楼月也不管她听与不听,张口便开始唱:“客从远方来,遗我一段绮;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不得不说,他的声音实在是好听,原本音质如美玉般温润,因为先前多年不语,温润中又多了几分沙哑,听在耳中如同名琴弦张,余韵悠长。上雪心头原本还有些不悦,在他最后一遍遍地在她耳边吟唱“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之中,也渐渐消散了去,只余下满心欢喜。

    两人在景林河畔坐了许久,林上雪忽然提出想看桃花,东楼月欣然应允,带着她进了骏阳城西遥山。此时已近四月中旬,正是人间桃花落尽的时节,但在遥山深处却还有零星几树开得较晚的桃树吐葩。两人转过一道道山沟,终于在一眼山泉边寻到了几株恰逢花期的桃花,马蹄踏过满地落花,沾染了浅浅花香,引来蝴蝶环绕飞舞,十分可爱。上雪倚靠在一棵桃树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吸了满腹清香,不是美酒,一般醉人,这些时日一直萦绕心头的诸般往事也觉得不似之前那么沉重。

    这浮生半日闲,足以令她重新振作,毕竟,她比谁都清楚: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她伤春悲秋,蹙眉捧心了,随着战事的逐步吃紧,她所追求的未来,已近在眼前。

    “东楼月擅歌,能鼓琴,铮铮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群琴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