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4~509章 【2.11】 (第1/7页)
“既如此,那还望先生给我算上一卦。”雨凡微笑,五年过去,她已经年满四十,只是身处乱世要职,至今尚未婚配。 “您想要算什么?”老者放下手中茶盏,身体略微后倾,看着雨凡说道。 “先生您能算什么?”雨帅开口有礼,但也很直接。 老头摇头站了起来,转身走了几步,扶起靠在桌上的竹幡,大笑了几声道:“情劫福报,灾幸兴衰,天机洪福,生死造化,”顿了顿了,声音开始加大激昂,有些气势,“安康轮回,大道莽莽,是人是仙是鬼,皆在老夫掐指间。” “老夫,周三仙。” 说完之后,老头转身坐下,一旁小童走过来倚在他腿上,一脸笑意盯着雨凡看个不停。 “先生好大的口气,那就劳烦先生给我算上一算,我此生往后,命脉走向如何。”雨凡曾拜潇辰为师,知道了很多凡人不能知道的事情,此刻听周三仙之言,知道这老头所言,太大了,不可能是真的。 “这边请。”周三仙请雨凡到茶桌旁坐下,仔细端详起来。 片刻之后,周三仙皱着眉头,久久闭了闭眼,他缓缓站起身,把那竹幡握在手中,轻轻摩挲,下一刻老眼一花,竟然流下了两行清泪。 之后周三仙猛然发力,竟是把这竹幡折断,白布飘忽落地,仙爷指路四个大字也落在了地上。 “老先生这是为何?”雨凡不解发问,只是周三仙久久不言。 “你走吧,你的卦,我不能讲,我这老命还要留着带大孙儿呢。”周三仙好像在这短短的时间中苍老了很多,说话语气已经有些虚弱之感。 雨凡站起身,没有多说,在桌上放下了一锭十两金子,足够寻常人家吃喝一世,之后向着小镇另一方走去。 雨凡离开不久之后,又一个人来到了这小镇,说巧也算不上巧,这个小镇是战场附近唯一能看到有些生活味道的地方,将领会来这里也正常。 只是说不巧,也巧,正好这日潇辰也来到了此地,在远处便看到了雨凡跟老者的对话,他远远看着,没有打招呼,看到雨凡离开之后他走近。 “大爷,你怎么就把这吃饭的家伙给折了?”潇辰走到周三仙那茶桌前坐下,自顾给自己倒了一杯,一边开口。 “看相识人,指点迷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今我看出了她的命,却担心自己的命,故而不敢言,已经是倒了招牌,以后不能再做了,倒是伤了先辈遗德。”周三仙说起此话,神色中有中说不出的落寞。 “那倘若不是你不敢说,而是看不透呢?”潇辰喝着茶说道。 “我周家世代相术行遍天下,从未有看不透之人,占不了之卦。”说道这个的时候老者脸上有闪现出了自豪。 潇辰对此不置可否,再喝了一口茶,之后他站起身,走到周三仙那旁,捡起了地上的白幡,拍了拍去掉上面灰尘,从竹竿上去下,然后整齐叠起来放在了桌上。 “大爷,你且多看我一眼。”潇辰转回凳子上坐下,面带微笑。 周三仙看着潇辰动作,听到他说话之后把眼神投了过去,心想随意一看,我不说,不算坏了规矩,也到不碍事,只是当他凝神看潇辰面向的时候,忍不住进一步想要望其气。 潇辰赶忙摆手,“大爷不可。” 以潇辰的见识,自然知道周三仙要干嘛,出手阻止,算是救他性命。 被潇辰阻止,老头似乎猛然惊醒,脸上全是汗珠,“这……这……” “大爷不必如此。”潇辰起身原路返回,口中却是怅然道,“这世间,谁又敢代我占我的卦?” 此言似乎是对周三仙说,也似乎是在问自己,或许也是在问苍天大地。 潇辰走远,周三仙拱手弯腰一拜,他知道今日潇辰之行,算是成全了他,硬要自己看相,就是为了让自己看到那一幕,然后不必被自己所束缚,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不敢指路,而是能力有限看不到路。 “爷爷,你也看到了,是吗?”在周三仙旁边的小童扯了扯他衣角开口。 “世间竟如此神奇之事,是我们孤陋寡闻了。”周三仙点了点头,自然知道这小童说的是什么。 他在雨凡的命脉中,看到了一滴水,那一滴水有一瞬间化成了一个人的脸,下一个瞬间消失不见,之后他看到了雨凡之后非凡人之命,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恶鬼盯着他,只要他一说,恶鬼便要咬了他的头。 于是他折断了竹幡,不敢言语,之后潇辰到来,为他捡起了竹幡,让周三仙看他一眼。 周三仙看到潇辰本来样子的时候,大惊,因为他在雨凡命脉中看到那滴水曾一瞬间化作人脸,而那人脸,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一张。 周三仙下意识就要行使望气之法看个究竟,后来被潇辰打断他才醒悟,潇辰不光就他性命,还送他了一个人情,连潇辰在别人命脉里出现都成了不可言之事,那他本人,肯定连看都不能看,时候周三仙想通,给潇辰一拜,不为过。 几日之后潇辰与雨凡商议,如今已经是时候再次发动对赵冰国的总攻,这次绝对不会像上次那般,他们计划用过一次,再重复没有任何价值。 齐火国大军云集,要对赵冰国当年的那防线叩关,此战潇辰总领兵马,志在必得,据说赵冰国大军师年事太高,如今已经快要西归,现在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只是在战前,国都传来了圣旨,竟然在这个时候掉回了很多将军统领,明言最后的进攻,绝对不会有任何意外,要进行最后的鼓励和赏赐。 五年来,军队在潇辰入神的算计和带领下,排除了所有帝国可能存在的部署,步步为营,赵冰国一退再退,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回击的余力,甚至不用任何计谋,只要下达进攻的命令,大破敌国只在旦夕之间。 这个局势在背后的国都政客自然能够看清楚,此刻下发诏书召回诸多将领将军,必然只有一种目的,就是削去他们权力,或者要了他们的脑袋。 圣旨已经下达,如果不从,就是抗旨不尊,背着这个罪名,他们一样身败名裂,甚至要被诛杀,这不是一场阴谋,而是一封明显的鸿门宴请柬,被邀请之人,不得不去。 带兵多年的将领们也没有谁是傻的,他们对于齐火国的朝纲也有了解,如今发生这种事,说来也到在他们的意料中,只是恐怕他们没有想过,会如此之快。 今东方未定,战事未平,而后方国都就已经忍不住要对他们动手了,这让他们很心寒,也为国家未来担忧,只是他们能够带兵杀到此刻,能够但仍将军将领。 就早就已经做好了成为尽鸟良弓,兔死之狗的准备,早知道了结果,他们同样义无反顾,因为他们保护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是举国平头的笑脸,若注定有人要死,才能换来盛世太平,他们愿意献上头颅。 他们是潇辰的将领,是镇国大元帅的士兵,他们的大元帅,数十年驰骋疆场,每一战身先士卒,用自己一生诠释了作为一个士兵的骄傲,他们同样不能示弱。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我等不必回去送死。”只是没有谁愿意白白送死,他们同样希望活下来,见证因自己才有的胜利。 “没错,我等不必回去送死,待边关大捷,我们卸甲归田就是。”他们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 “不回去,就是抗旨,下场可以预见。”有人已经认命,此事本来就是死局,无解。 “回去。”一个声音传来,一个头发渐白,满脸都是风霜的中年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