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七章 麻烦大了 (第1/2页)
博本院是比较注重试炼的,尤其是那种比较接地气的试炼。 混任务的试炼也不少见,但是总的来说,那些能出成就的试炼,可以得到较高的考评分。 李永生想了想,最终还是摇摇头,“我不建议去,那个地方太危险了。” “身为朝廷未来的栋梁,怎么能怕危险?”孔舒婕对这个回答,是相当不以为然,“有你和秦天祝照顾,问题应该不大吧?再说了,你俩不也是研修生?” “那个地方,有好几千的制修,上百司修,”李永生摇摇头,“其中很多来自于大家族,情况太复杂,我照顾不过来。” “唉,”孔舒婕意兴索然地叹口气,然后又想起了一件事,“对了,养正室的公羊室长说了,你要是再不去教化房,小心他把你除名。” “嗯,知道了,”李永生点点头,也没把这威胁当回事,自己帮了小鲜rou那么大的忙,那家伙怎么也该帮自己保住挂职的位子吧? 不过也确实该去一趟了,起码流民的惨象,他必须向教化房反应。 他是在养正室挂职的,何谓养正?就是养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出现这样流离失所的黎庶,是不正常的,他也不该坐视,有责任将此事如实汇报上去。 思索一下之后,他决定还是等一等,看王志云跟郡守谈得如何。 若是军役使能将此事搞定,那就再好不过了,他也不用再撺掇教化房,跟郡守聒噪了。 官府里办事就是这样,要一步一步地来,若是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一再催促对方,容易逼得生出逆反心理,反倒是欲速则不达。 傍晚时分,李永生又来到了军役房,结果王军役使外出未归,他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人。 不过,知道郡守愿意出面赈济流民,他心里也很高兴。 王志云跟李永生没说几句,屁股还没暖热座位,一个小校径直推门而入,也不看李永生,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张纸,看起来对军役使也不是很恭敬。 王军役使却是也没有在意,接过纸来一看,先是一怔,然后倒吸一口凉气,“握草!” 李永生眉头一皱,心里生出不妙的感觉,“怎么了?” 不管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影响赈济流民。 王军役使将纸片放在桌上,沉默半天,方始缓缓发话,“军情司密报,太皇太妃……薨了。” “我去,”李永生听得也是一愣,“麻烦大了。” 这个时候,传来这样的消息,简直……再糟糕不过了。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里,那小校站在一边,也不说话。 “好了,军内宣布进入戒备状态吧,”王志云还是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然后叹口气,“郡守府那里,先不要通知,跟军役部保持十二时辰紧急联络通道。” 小校领命转身走了,王军役使才看向李永生,“留下来帮我。” “不可能,”李永生摇摇头,“为今之计,我要尽快赶回忠义……不过你放心,我和九公主,一定会尽量拖住荆王的。” “由你吧,”王志云也没心思跟他计较,“不过,这是军情司的密报,消息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传出来,你不要乱说。” 军情司是朝廷的另一大情治机构,虽然威慑力赶不上朝安局,但是在对外的情治工作上,却是远超朝安局。 像新月国、伊万国、布瑞藤和迈瑞肯等国的情报,基本上都是军情司负责。 朝安局对内,军情司对外,两家情治机构侧重点不一样。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军情司虽然跟各郡的军役房沟通比较多,但是这种惊天的消息,一般是不会轻易通知郡房的。 太皇太妃是极其敏感的人物,对现今朝局的影响,绝对是举足轻重。 这样的人物去世,足以掀起惊天的骇浪,为了安抚不安分的襄王,天家选择秘不发丧的可能性极大,而王志云能得到军情司的密报,这本身就是军方极大的信任。 当然,他能得到这种信任,绝对跟军役部长李清明无关——几个月之前,他从军役部那里,甚至得不到自己急需补充的战马。 说来说去,还是他备战的态度比较坚决,不但积极勾连御马监,还自行筹措战马,甚至不惜通过扬子江,强闯会稽水军的封锁。 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在天家眼中,他当然是可信的人。 李永生倒不是很清楚这里面的因果,不过也能猜个**不离十,于是他也站起身来,“那我就走了……流民的事情,你要处理好,要不然,你我都麻烦。” 王志云听到这话,只觉得心里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