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项王出场! (第1/2页)
“父亲大人,呼唤世民所为何事?”前往太守府见到身材高大李渊,李世民当即恭恭敬敬地拱手。 “嗯……”李渊看了看旁边的主簿等人,不动声色。 “咳咳……你们先退下吧。”李世民会意,轻咳一声道。 “遵命!” “父亲大人,怎么样了?”李世民突然变成一副当事人的模样,与起初打招呼的懵懂样子判若两人。 “世民啊,陆家那边给了点回信,与我们基本达成一致。”李渊说完,不由自主地抚须微笑。 “哦?”李世民两眼放光,眼中异样的神采闪烁不定。 “你看看。”李渊看了一眼李世民,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打开,看了一眼,之后大笑:“好!父亲,既然如此,我等就多派些手下前往建业掌握动静,剩下的就是静待时机了!” “嗯,哈哈哈!”李渊仰天大笑,“为父这几年,可不只是经商这么简单啊,到了关键时刻,你会发现为父的用心的。” “嗯……”李世民点点头,突然攥紧了拳头,视线盯着建业方向,目光无比凌厉,“徐珪,这怪不得我呀!” …… “阿嚏!阿嚏!阿嚏!”突然徐珪连续打了三个喷嚏,揉了揉鼻子,“难道有美女在念叨朕?” “陛下注意龙体!”汤隆说了一声,便继续埋头打造一个环形的金属物体,“砰砰砰”的声音回荡在耳边,四溅的火花分外绚烂。 “没事,呵呵……”徐珪看着汤隆打造的东西道,“这马镫你要打成一副,两个为一对,总计5000副,一月内可以完工吗?” “陛下没问题!”汤隆笑了笑,“这玩意简单得很,不过陛下我真的佩服你,我虽然是个粗人,也不会骑马打仗,但是一看我也知道这双马镫的好处,有了它,骑兵的战斗力直线飙升!” “是呀,哈哈!”徐珪大笑一声,“那你忙吧,朕就先走了。” “陛下慢走!”汤隆行礼,目送徐珪离开,便继续自己手中的工作。 “哈哈!如果朕没猜错的话,下一个作战目标应该不是荆州,就是冀州或并州,那儿土地颇为平旷,朕的秘密骑兵部队可以派上用场了!”离开了军营兵器监,徐珪得意地大笑,为自己的“创意”大喜。 马镫,其实是决定骑兵战斗力最重要的工具,比起个人的战斗技巧,马镫重要了不知多少倍。 春秋战国秦朝的时候,骑兵较少,当时也有马镫,但多是布马镫,而且是单边的,主要是为了上马方便……至于战斗,则对骑兵要求极高,一边控制着战马,一边还要防御与进攻……所以,当时流行的不是骑兵,而是战车。 到了西汉,冶铁技术有了进步,才开始出现金属制成的马镫,比起布马镫来说坚硬了不少,固定性也强了很多倍,所以骑兵开始渐渐取代战车。 但是尽管如此,对于骑兵的要求依旧较高,因为即便固定了一边,但另一边却依旧悬空,整个人的重心依旧摇摆不定,所以还是需要手挽缰绳,防止落马,这也是很多人不会骑马的重要原因。 然而落马事件依旧不鲜,尤其是在陡峭的地形或者在激烈的战斗中,只要马匹的动作过大,骑兵多半会摔落马下,至于后果,可想而知。 双马镫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骑兵与马融为一体,解放手的束缚,使骑兵像人马那样,挥动双手进行杀敌,虽然只是多了一个马镫,由单边改成双边,但是这个历程,却经历了大概四百多年,南北朝时才发现双马镫的使用案例…… 徐珪其实早就想出了这个点子了,但是一直没有使用,主要是利弊问题,因为当时自己没多少骑兵,不靠骑兵冲阵,即便用了双马镫也没多大作用;而用了双马镫,这和将设计方法送给敌人没有区别,简单的设计一看便会,反而坏处更多。 现在就不同了,自己有过万的战马,有充足的精兵,有专业的指挥,有了双马镫直接如虎添翼,就像装备了高科技的部队,完全就是秘密武器。 “趁着高兴,来一波召唤吧!”徐珪走在半路,突然停下,进入脑海中,“小三国。” “主公何事?” “我要召唤一波。” “主公,你当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